9月23日是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進一步彰顯了“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礎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用充滿深情和歷史感的話語深刻闡釋農業、農村、農民的關系,強調“推動農業基礎更加穩固、農村地區更加繁榮、農民生活更加紅火”“努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共同奔向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未來”。本文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部分相關重要論述,與您一同學習領會。
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農業是基礎,基礎不牢大廈不穩。無論社會現代化程度有多高,14億多人口的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供給始終是頭等大事。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離不開農業發展。
——2022年12月23日,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實現高質量發展,也離不開農業發展。只有農業強了,農產品供給有保障,物價穩定、人心安定,經濟大局才能穩住。拓展現代化發展空間,農業農村是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幾億農民整體邁入現代化,會釋放巨大的創造動能和消費潛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暢通工農城鄉循環,是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增強我國經濟韌性和戰略縱深的重要方面。擴內需、穩增長、促發展,農業強國建設是重要的發力點和突破口。
——2022年12月23日,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
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
我國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應該有能力、有條件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順利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
——2018年9月21日,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建設現代化國家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要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讓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越走越有奔頭。
——2022年1月26日,習近平春節前夕赴山西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時的講話
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推進農業產業化,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023年10月13日,習近平聽取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講話
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讓農民群眾可感可及、得到實惠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穩住農業基本盤,扎實做好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讓農民腰包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美好,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2023年9月,在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切實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讓農民群眾可感可及、得到實惠。希望廣大農民群眾和社會各界都積極行動起來,一步一個腳印,把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農業強國奠定基礎。
——2024年9月,在第七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
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強化農業科技裝備支撐,著力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就業和增收,扎扎實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希望廣大農民群眾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社會各界積極支持參與,努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共同奔向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未來。
——2025年9月,在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