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紀委的監督幫助,這座過河大橋終于修通了,現在大小車輛都可以更快進出村小組,不但出行方便安全了,農用物資、農產品、建筑材料等至少節省了三分之一的運輸成本。”面對回訪的紀檢監察干部,祿勸縣則黑鄉民安樂村委會趙家村村民們看著修建起的水泥橋連連贊嘆:“這座水泥橋,修到了山里人家的心坎上。”
這事還得從一次監督檢查走訪說起。去年年初,祿勸縣紀委監委駐縣檢察院紀檢監察組開展“大腳板”監督走訪“四好農村路”過程中,發現趙家村的進村道路雖已硬化,但村民們每天出行仍須蹚水過河,群眾反映強烈。
“我們村小組2017年進組公路雖已硬化,但村前過河大橋一直未建,河水漲或汛期車輛根本無法通行。”“我們村盛產香蕉、芭蕉、臍橙、黃果、甘蔗等經濟作物,因村前過河大橋一直未建,我們的農產品運輸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今年我外出打工賺了點錢,買了車卻開不到家門口,女朋友都不想跟我回來……”進一步走訪核實中,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向監督檢查組反映因缺少過河大橋而帶來的出行不便、農產品運輸成本上升等問題。
據了解,趙家村村前有條哄依河,河水截流用于小河口電站發電,平時水流量不大。2017年,該村小組曾進行進組道路硬化,后因項目資金不足,縣交運局和鄉、村也未能籌集到建設資金,村前過河大橋一直未建,為方便出行,該村以水泥鋼筋硬化平整河槽,提供車輛蹚水過河。一到雨天,這條村前的“母親河”就變成了村民出行的“攔路虎”,趙家村進組道路“晴通雨停”,農產品運輸成本較高,嚴重阻礙了村小組的經濟發展。
橋梁,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群眾幸福。找準癥結、厘清責任后,為盡快建設進組過河大橋,徹底解決村民出行難“煩心事”,該縣紀委監委駐縣檢察院紀檢監察組第一時間將監督檢查情況向縣紀委監委匯報,立即將該問題納入重點問題清單進行督辦,及時向縣交運局、則黑鄉及其相關主管部門下發工作提示函,多次組織協調有關部門進行現場會商,督促抓好問題整改,落實主體責任、監管責任,制定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
在紀檢監察機關的有力監督下,縣交運局等相關單位齊心合力,通過多方協調爭取到上級專項資金94萬元,整合資金26萬元。經過前期立項申報、實地勘查、測量數據、圖樣設計、公開招投標,村民們期盼多年的過河大橋于2024年10月開工建設。
“在項目工程施工過程中,我們細化項目監督清單,督促壓實縣交運局行業管理責任、則黑鄉屬地責任、施工單位主體責任,調動受益群眾積極參與,厘清整合縣、鄉、村、組四級監督責任,實時對項目資金使用、施工進度、工程質量等方面進行全過程監督和把關,及時協調相關部門解決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項目建設實施動態監督管理,推動問題動態清零。”祿勸縣紀委監委駐縣檢察院紀檢監察組負責人介紹。
2025年2月,一座全長16米、寬5.5米,鋼筋混凝土建造的橋梁大橋竣工并交付使用,惠及兩岸趙家村、哄依、石孔多、中屏高宗科等4個村民小組800余人。
“橋通了,我們種植成本將降低,品質和價格將會更高。今年我計劃擴種臍橙,以后就不怕老板不到田間地頭收購了,這座橋真是名副其實的‘致富橋’……”正在對臍橙進行修枝打杈春耕管理的楊大哥高興地說道。
一座座修葺一新的橋梁,是連通鄉村振興的“致富橋”,也是通往百姓心底的“連心橋”。2024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組織紀檢監察干部主動到一線去監督檢查“四好農村路”,把群眾在“家門口”反映的意見訴求解決在田間地頭,全面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目前,該縣完成30戶以上自然村通村公路硬化116公里、安全生命防護工程41公里、危橋改造(新建)8座。(祿勸縣紀委監委 文天祥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