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人管”到“管得好”,臨滄市南汀河鎮康段流域延綿曲折,滔滔河水奔涌向前,劈山破嶺;通過完工驗收復核的永德縣德黨河生態水系波光瀲滟,風景獨好……隨著臨滄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工作的深入開展,一幅幅藍天碧水、綠意盎然的生態畫卷正在臨滄大地徐徐展開。
近年來,臨滄市紀委監委始終把加強生態環境領域監督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將落實上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情況、河(湖)長制貫徹落實情況等納入專項監督工作重點,緊盯責任落實、問題整改、紀律作風等內容,深入一線開展監督檢查,督促有關職能部門履職盡責,以鐵紀守護“綠色銀行”。
該市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制定出臺相關工作方案,明確監督方向和重點。圍繞生態水系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多項內容,強化工作協同聯動,凝聚監督工作合力,與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林業和草原局等部門溝通協調,采取專項監督、調研監督、審計監督等方式深入開展排查與整治,推動各級各部門進一步擰緊責任鏈條,讓監督更加有的放矢、精準具體。
針對發現的問題,該市紀委監委根據部門職能職責,下發工作提示,明確整改內容、整改責任人和整改時限,提出相應處置建議,及時做好問題移交,并強化跟蹤督辦,壓緊壓實各級黨委、政府主體責任、行業部門監管責任。同時,建立問題整改臺賬,對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動態更新,形成“工作提示+清單管理+跟蹤督辦”的工作閉環。
位于云縣城郊的永勝村下壩田自然村,過去由于污水直排、垃圾亂堆放等環境問題,影響了當地的發展。該縣紀委監委強化“室組地”聯動協作,聚焦政策落地、項目進度、資金使用等關鍵環節,緊盯“黨組織書記抓鄉村振興”工作任務落實,以監督倒逼鎮村黨組織責任落實,推動解決了相關問題。如今的下壩田自然村,道路整潔、新房林立、綠樹成蔭、花果飄香。
圍繞生態環境領域的堵點、痛點,臨滄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入一線,面對面了解相關政策落實情況和群眾訴求,靶向監督推動問題解決。
滄源縣紀委監委聚焦林長制、河(湖)長制等落實情況,組織監督檢查組到小黑江、拉勐河等地開展拉網排查。如今,小黑江流域滄源段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有序啟動,流域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勐來鄉克牧村、班老鄉勐弄村等一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成為鄉村建設的樣板;勐董河縣城段、芒回水庫2個綠美河湖建設完成達標達效認定,進一步提升了水域周邊的生態景觀;南撒國有林場刀里森林資源管護站入選全省第一批森林資源管護站點,成為森林資源保護的典范。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大、任務重、跨度長。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繼續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不斷夯實各級黨組織和職能部門政治責任,把紀檢監察監督的效果轉化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方悄悄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