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氣溫較高,大量的秸稈、畜禽糞便等隨意堆放,那個混合發酵的氣味十分刺鼻,對我們村的環境也產生了不良影響。”
“村委會門口的閑置土地雜草叢生,既不美觀,也創造不了價值,真的太可惜了。”
“餌絲廠搬遷后廠房一直閑置,還成了衛生死角。”……
在開展常態化監督走訪中,“廢物”“閑置”“廢棄”等詞匯頻繁出現,引起了監督檢查組的注意。
騰沖市紀委監委以此為切口,立足監督職責,緊盯農業生態循環發展、閑置資產盤活、低效資源再利用等關鍵環節開展專項監督檢查,推動形成“屬地鄉鎮+責任部門+群眾滿意”的變“廢”為“寶”模式,讓“沉睡資源”重新賦能鄉村振興。
盤活資源是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該市紀委監委將19個鄉鎮(街道)和職能部門納入監督清單,根據《閑置資產(可利用資源)登記表》進行梳理,將能夠明確職能部門的資產(資源)進行排序,發揮派(駐)紀檢監察組的“探頭”作用,積極搭建資產(資源)所屬鄉鎮(街道)和職能部門交流平臺,監督推動資源再生、資產盤活。
在資產(資源)轉身圖中,通過鄉鎮(街道)主動履行主體責任、職能部門精準業務指導、紀檢監察機關有力監督保障,實現了從“廢”到“寶”的華麗轉身。
在“新綠色”發展圖中,針對曲石鎮江苴村秸稈、畜禽糞便等有機物廢棄問題,聯合市農業農村局開展技術指導,不斷調整原料配比,既消納了秸稈、畜禽糞便等廢棄物,又產出優質肥料助農增收,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真正實現變廢為“寶”。
在“新農院”旅居圖中,騰越街道運行“街道紀工委+居務監督委員會”的“雙嵌入”機制,在東山社區前董庫小區從閑置資源整合到社會資本引入,從商鋪招租到“三資”管理,持續擦亮民宿產業的“金字招牌”,全面激活鄉村振興“廉動力”。
此外,“臟亂巷”變身“文化巷”的傳承圖,老餌絲廠變身美食城的經濟圖,閑置土地變身“口袋公園”的健康圖等各具特色的鄉村振興新圖景正悄然鋪開……
“監督不僅要‘揭蓋子’,更要‘開方子’。”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聚焦資產閑置、資源浪費背后的問題,深化監督檢查和整改整治,不斷釋放激活閑廢資產資源帶來的紅利。(張珍珍 代菊香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