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晨光剛爬上南華縣五街鎮老廠村委會的山尖,羊正河小組百畝連片的洋芋地里已經熱鬧開來。
村民們摞起褲腿、踩著濕潤的泥土在田壟間彎腰刨挖,一鋤下去,一窩圓滾滾的洋芋從翻開的黃土里滾露出來,新鮮粉嫩、滾滿壟間。
“羅大哥,這幾天訂單多嗎?快遞費沒漲價吧?”五街鎮紀委干部來到洋芋地,蹲下身跟早已熟識的村民老羅攀談起來。
“自從搞起電商直播賣洋芋,銷量比往年翻了一倍。快遞費鎮上幫我們跟快遞公司協商到了最低價,快遞貨車直接開到地里裝貨就發出去了,劃算又方便!”老羅高興地說道。
田埂邊支起的直播棚里,一名電商達人正舉著剛出土的洋芋湊近鏡頭,“家人們看過來,我們這個是高山洋芋,表皮光滑沒疤痕,口感沙糯,現挖現發,泥土都還帶著新鮮的潮氣呢!”
“叮咚!北京朝陽區客戶下單20斤!上海浦東客戶再加50單!”今天一天直播間里就賣出去了6噸洋芋,看著直播屏幕上還在不斷跳動著的訂單提醒,老羅心里樂開了花。
五街洋芋的“出圈”絕非偶然。近年來,南華縣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和特色產業優勢,以“大戶帶散戶”模式,形成了以五街鎮、沙橋鎮為主的萬畝洋芋連片種植,推動洋芋產業從“小散弱”向規模化優質化轉變,通過舉辦沙橋洋芋文化節、電商直播等打響品牌、提升銷量,洋芋產業已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2025年全縣洋芋種植面積達3.1萬畝,產量可達630多萬噸,預計可實現產值760余萬元。
洋芋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后,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護航如影隨形。縣紀委監委將洋芋產業發展納入鄉村振興專項監督清單,采取“室組地+職能部門”聯動模式,將監督“探頭”嵌入洋芋產業布局規劃、種植技術提升、銷售銷路拓展等關鍵環節,全鏈條跟進監督,及時發現洋芋產業發展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實踐中,縣紀委監委主動靠前、積極作為,統籌整合相關派駐紀檢監察組、鄉鎮紀委、村務監督委員會、村組監察聯絡員等監督力量,深入村組一線、下沉田間地頭,通過明察暗訪、實地查看、入戶走訪等方式,對洋芋種植技術指導、農資供應、惠農補貼發放等進行實時監督。同時,深入縣農業農村局、鄉鎮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了解洋芋高質高效示范項目實施、補貼政策落實、產銷對接等方面情況,督促相關職能部門不斷完善洋芋交易市場倉儲、物流、冷鏈、金融服務等功能,助推洋芋產業化身鄉村振興強勁引擎。
看著物流車滿載著新鮮出土的洋芋駛向山外,即將遠到北上廣,手機里“叮咚叮咚”的訂單提示音還在不斷響起,老羅笑著對鎮紀委干部說道:“有你們盯著,咱們的‘土疙瘩’真變成‘金豆豆’了!”(姚正芳 夏麗鳳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