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未晞,山風送爽,瑞麗市勐秀鄉的藍莓基地已躍動著忙碌的身影。工人們手持果籃、腰系圍兜,在齊腰的藍莓叢中穿梭,顆顆飽滿的藍莓果泛著紫藍色的光澤。
“今年藍莓銷售渠道暢通嗎?種植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近日,勐秀鄉紀委工作人員來到藍莓種植基地,與基地負責人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情況。
“一切進展得十分順利,今年的藍莓賣得很好,已經被全部預訂出去了。”望著眼前掛滿枝頭的飽滿藍莓,基地負責人臉上洋溢著喜悅。
勐秀鄉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藍莓生長,該藍莓基地自2023年3月開始種植,僅用一年時間便實現掛果,今年產值更是突破3409余萬元,成為帶動群眾增收的“黃金產業”。
然而,勐秀鄉的藍莓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并非一帆風順。該鄉農村黨員羅某因個人利益糾紛,干擾正常生產秩序,導致部分農戶錯過最佳種植時令,嚴重挫傷了群眾參與產業的積極性。勐秀鄉紀委接到舉報后迅速行動,經調查核實,對羅某的違紀行為進行嚴肅查處,并在全鄉范圍內通報,有力地維護了產業發展環境。
“紀委的及時介入,就像一場及時雨,不僅維護了產業發展的良好秩序,也讓我們吃下了‘定心丸’。”基地負責人感慨道。隨著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村民參與藍莓產業的積極性顯著提升。
為了保障藍莓產業健康、穩定地發展,市紀委監委聯合相關部門,成立專項監督檢查小組開展專項監督,緊盯藍莓產業發展政策落實、基地建設、技術培訓等方面,通過個別訪談、實地走訪等方式,及時了解藍莓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扛牢責任,著力解決產業發展的中梗阻。
針對藍莓產業季節性用工缺口,市紀委監委推動建立“企業+村委會+農戶”用工機制,搭建勞動力資源調度平臺,實現本地閑置勞動力與種植企業精準匹配。同時,推動企業與周邊村集體建立長期協作關系,組織技能培訓幫助3000余名村民掌握疏果、分揀技術,讓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人均收入翻了一番。此外,鄉紀委還督促完善“企農”利益聯結機制,確保村民土地流轉租金在原基礎上大幅增長,并且能按時收取。
“為了保護產業發展壯大,不能止步于解決單個問題。”瑞麗市紀委監委深化運用“室組地”聯動機制,將特色產業監督納入“小切口”整治重點,在一線常態化開展“嵌入式”監督,通過專項監督、蹲點調研等方式,深入企業、農戶家摸情況、找問題,對土地流轉、資金使用、政策落實等關鍵環節進行“全鏈條”監督。今年以來,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23個。
“每顆藍莓都凝結著鄉村振興的希望。”勐秀鄉紀委書記表示。截至今年4月,全鄉藍莓種植面積突破580畝,年產優質鮮果520噸,年產值達3380余萬元。藍莓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周邊2000余名群眾就近就便務工,群眾增收達1300余萬元。
在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護航下,勐秀鄉的藍莓產業正茁壯成長,小小的藍莓成為群眾致富增收的“金果子”,產業振興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盧通 董雪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