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強降雨將至,應急預案是否完善,24小時輪流值班值守人員是否在崗?”“防汛物資儲備是否充足?”近期,強降雨天氣頻發,泥石流、山體滑坡、洪澇等災害風險徒增。洱源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下沉一線開展監督檢查,壓實各方責任,督促堵塞漏洞,以鐵的紀律、嚴的作風,筑牢防汛抗洪紀律屏障。
該縣紀委監委深化運用“片區協作”“組地”聯動監督模式,組織9個鄉鎮紀委和相關紀檢監察組,通過明察暗訪、日常監督和交叉檢查等方式,聚焦巡查防護、監測預警、物資儲備、調度指揮、搶險救援、轉移安置等關鍵環節,嚴查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通過聯動監督壓實職能部門主體責任、監管責任,推動擰緊“責任鏈條”,落細落實各項防汛減災舉措,為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筑牢紀律屏障,確保汛期縣內重點水利設施安全和地質災害安全。
具體工作中,洱源縣整合相關紀檢監察組監督力量,到縣級部門和鄉鎮,圍繞防汛物資儲備、風險隱患排查、應急隊伍建設、應急預案處置等關鍵環節,通過查閱資料、實地檢查、隨機走訪等方式,對各職能部門落實防汛減災各項措施開展全面監督檢查。督促水務、應急管理、自然資源、氣象等部門和屬地鄉鎮政府全面落實防汛救災主體責任,按照“一縣一策、一流域一策、一鄉鎮(街道)一策、一村一策”要求,完善應急預案。強化對重點道路、涉山涉水地區及地質災害隱患點位的現場檢查,推進問題隱患即查即改。同時,督促各職能部門加強會商研判,強化氣象預報、山洪災害預警監測平臺的管理使用,嚴格執行汛期地質災害防御包片駐守和“綜合值班員+地質災害值班員”24小時值班制度,強化防汛減災“1262”預警處置工作,確保防汛不留死角、不留后患。
各鄉鎮紀委發揮“片區協作”優勢,靠前監督,緊盯防汛減災應急預案制定與執行、物資儲備與調度、隱患排查與化解等工作開展自檢自查和交叉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實行清單管理、掛單督辦,確保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同時,堅持未雨綢繆、防患未然,關注雨情、水情、汛情變化,適時對水庫除險加固、河道治理、水利設施維護、地質災害點安全隱患排查等工作落實情況開展跟進監督。發揮村級監督員“情況熟、底子清、距離近”等優勢,整合鄉、村兩級監督力量,構建“鄉、村、組”三級聯動監督體系,凝聚監督合力,確保隱患早發現、早預醒、早處置。
“我們將持續緊盯防汛工作薄弱環節,強化監督檢查,以精準監督擰緊防汛‘安全閥’。對監督檢查發現的失職失責、作風漂浮等突出問題快查快辦,以嚴明紀律確保防汛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全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楊麗萍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