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姚安壩子,荷塘翻涌著層層碧浪,初綻的粉荷亭亭立于葉海,清風拂過,空氣里浮動著清甜的荷香。荷農們俯身在水田中疏葉除蟲,小舟載滿新采的嫩荷葉在清澈的水面上漂向遠方——這幅“荷城”夏管圖景,正記錄著“滇中白玉”的成長歷程。
姚安蓮藕曾面臨品種單一、產業鏈薄弱的瓶頸。產業發展的困境引來了監督護航的力量。姚安縣紀委監委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布局,創新服務舉措,以高質量監督護航這一方水土的特色產業節節攀高、健康成長。
姚安縣紀委監委創新監督模式,將“前哨”扎進田間地頭。一方面,注重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鄉村振興“三員”的“觸角”作用,讓活躍在基層一線的人員收集產業發展難題和建議。另一方面,強化“室組地巡”聯動監督機制,聚焦資金分配、政策落實、經營管理等關鍵環節,圍繞蓮藕產業發展的全鏈條建立健全監督清單,緊盯產業發展、經營、銷售各環節可能出現的失職瀆職、作風不正等問題,通過精準監督及時糾偏,確保政策紅利真正惠及產業。
夕陽下的光祿古鎮,一場荷花宴正征服游客味蕾:白酒荷花卷裹著自釀甜酒酥炸,蓮子紅燒肉肥而不膩,荷葉包雞清香四溢……“從前大家只知道蓮藕是餐桌上的美味,如今荷花宴、荷花茶更受顧客青睞。”民宿老板陳姐笑道。
縣紀委監委緊盯鄉村旅游扶持資金流向,推動文旅部門將荷花宴納入“遇見·村舍”等精品民宿體驗項目,并串聯起周邊3個A級旅游景區,形成了集“荷塘觀光——挖藕體驗——民宿休閑”于一體的特色旅游路線。“白天采藕嘗鮮,夜晚民宿聽荷”成為游客向往的體驗。為了提升產業的文化軟實力和品牌辨識度,縣紀委監委還積極推動文旅部門在“荷花節”“梅葛”文化藝術節等活動中融入古訓家風、廉潔元素,創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藝劇目,讓姚安蓮藕產業與文化根脈緊密相連。
監督的持續發力,為產業發展按下了“快進鍵”。在監督推動下,單一的蓮藕種植正加速向三產融合蝶變升級。縣紀委監委督促相關部門和企業深度開發藕粉、藕節提取物等高附加值產品,積極打造“種植+加工+電商”的全新產業模式。蓮藕及其制品在各大超市上架,“蛉河牌”系列藕粉已成為該縣一大龍頭產業。
荷塘深處,清風徐來。姚安縣紀委監委以監督為筆,以蓮藕為媒,在荷香與汗水交織的夏日,書寫著“泥中生白玉,葉底起清風”的振興故事——這故事里有田埂上奔波的紀檢人、有灶臺前創新的巧廚娘……他們共同打造姚安人節節高的好日子。
清甜的藕香和盛放的荷花,不僅是這片沃土的饋贈,更裝點著姚安人節節高的致富路,映照出鄉村振興的蓬勃氣象。(馬學能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