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時節,元江荔枝搶“鮮”上市。走進紅河街道大水平社區龍洞小組的荔枝種植基地,濃郁的荔枝清香撲鼻而來,荔枝綴滿枝頭。正在采摘荔枝的果農,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大哥,今年的荔枝價格和銷路如何?技術員有沒有下來指導種植?”近日,紅河街道紀檢監察干部來到荔枝園,一邊協助果農采摘、分揀,一邊與果農面對面交流,詳細了解助農惠農政策、農技服務、產業扶持等落實情況。
“今年的荔枝掛果率高,行情也很好,技術員剛上門指導過,我的心里踏實多了。”聊起荔枝的情況,種植戶大哥笑容滿面。
此前,該縣紀檢監察干部在走訪時了解到,部分荔枝種植戶面臨種植技術欠缺、結果率低等問題。針對這一情況,該縣紀委監委督促農業農村部門做好技術推廣和培訓工作,組織專家到田間地頭“手把手”指導生產種植,解決種植技術上的堵點難題,消除果農的后顧之憂。
監督推動下,口味香甜、汁水豐富的“紅果果”正在成為強村富民的“金果果”。目前,大水平社區龍洞小組種植荔枝1200余畝,建設了860畝標準化生產基地,畝產超900公斤,2025年產值預計突破1800萬元。
特色產業項目發展到哪里,監督保障就跟進到哪里。近年來,該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發揮“室組地”聯動監督優勢,構建“縣+鄉+村”上下聯動監督鏈條,通過直插一線看、直面群眾問、直奔現場聽等方式,對特色產業從種植生產到市場銷售進行全過程、動態式精準監督,及時發現和督促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和產業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以有力有效監督護航特色產業發展。
在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糾正偏差的同時,該縣紀委監委采取“監督+服務”方式,強化與農業農村、市場監管、民政等部門協同聯動,發揮專業優勢,建立信息共享、線索互移機制,形成“發現問題、反饋意見、整改落實、跟進督查”的全程閉環監督模式,著力解決困擾、制約產業發展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
該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村級紀檢委員“貼身監督”優勢,緊盯惠民政策落實、資金使用管理等,規范農村“三資”管理、建立“小微權力”清單,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陽光村務”等工作制度。進一步暢通“線上+線下”監督渠道,充分運用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雙語流動信訪站等平臺,嚴肅查處吃拿卡要、貪污侵占、截留挪用等行為。對于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曝光一起,確保監督“探頭”直達基層“末梢”。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緊盯“能讓百姓富起來”的特色產業,下沉監督力量,開展一線監督、精準監督、跟進監督,了解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用好監督執紀“指揮棒”,助推產業發展跑出“加速度”。(楊文春 肖承容/文 游婕/圖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