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娛樂區、獼猴投喂點的安全警示標識要再醒目些!”丘北縣紀委監委督查組在普者黑景區“山河入夢”項目現場,對照清單檢查收尾工程,向項目負責人叮囑細節。不遠處,喀斯特峰林下的荷葉層層疊疊鋪展水面,微風中荷花搖曳生姿,而這個投資300萬元的新業態項目,即將在監督護航下開門迎客。

作為全域旅游核心區,丘北縣紀委監委把監督“坐標”對準普者黑388平方公里的景區版圖,以“室組地”聯動監督機制為抓手,構建全域覆蓋、全鏈條嵌入、全要素滲透的監督網絡,確保監督跟著項目走、圍著發展轉。
針對文旅開發同質化的風險,丘北縣紀委監委監督檢查組深入一線開展蹲點式調研監督,督促職能部門系統梳理彝族花臉節、壯族三月三、白族太平節等本土民族文化資源,深挖其精神內涵與傳承價值,推動非遺項目與新興文旅業態有機融合,科學拓展多元化旅游線路,使喀斯特山水間的文化韻味愈發濃厚。如今游客走進普者黑,既能飽覽峰林疊翠、湖光瀲滟的自然風光,也能深度參與抹花臉祈福、觀賞傳統打魚表演,在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指導下體驗面具彩繪、扎染等手工技藝,于沉浸式互動中觸摸文化根脈;還可參與熱氣球、動力傘等低空飛行項目,從空中俯瞰山水畫卷,感受現代旅游的活力。這種“傳統與現代共生、文化與山水交融”的旅游體驗,正是監督推動下文旅資源優化整合的生動成果。
項目建設是監督的重中之重。在生態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現場,縣紀委監委監督檢查組認真查看設施,比對圖紙與實際工程量。“涉及景區的項目建設,我們采取駐點式、嵌入式監督,既盯工程進度,也查廉政風險,讓施工節點都曬在‘陽光’下,確保每筆資金都花在刀刃上,讓生態投入真正變成清水綠岸。”該縣紀委監委監督檢查組負責人表示。
游客的滿意度就是監督工作的標尺。為規范旅游市場秩序,縣紀委監委與文旅、市場監管等部門組建聯合檢查組,以“體驗式”監督深入餐館、民宿、商鋪等場所,開展專項檢查。針對發現的虛假宣傳、欺客宰客等問題,督促職能部門加大執法監管力度,推動問題整改。同時,注重深挖問題背后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日常巡查流于形式、干部作風不扎實等深層次癥結,通過約談提醒推動建立健全常態化監管機制,從根源上防范同類問題反復出現。截至目前,全縣已開展監督檢查6次,督促整改問題11個。
“監督從來都不是發展的‘梗阻’,而是文旅產業發展行穩致遠的‘導航’。”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語氣篤定。當外地游客在朋友圈曬出“明年還要來”的感言時,那收獲的眾多點贊,正是該縣監督護航普者黑全域旅游最生動的詮釋。(王靈惠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