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項目審批、資金管理等核心崗位,手中的權力直接關系政策落地和群眾切身利益,必須時刻敲響警鐘,嚴守紀法底線……”近日,怒江州紀委監委駐州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召集駐在聯系部門的重點科室負責人開展“點穴式”談話,直指崗位風險,敲響廉政警鐘。
為破解“監督遠、監督軟”難題,該紀檢監察組聚焦關鍵崗位,探索實施“三式監督法”,即“警示式”教育筑牢思想防線、“點穴式”談話壓實崗位責任、“清單式”防控精準堵塞制度漏洞,將監督觸角延伸至項目審批、資金撥付、惠農政策落實等關鍵環節,切實筑牢駐在聯系部門的廉潔“防火墻”。
“警示式”教育就是要堅持紀律教育先行。為此,該紀檢監察組通過召開專題警示教育會議、觀看警示教育片、學習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等形式,選取農業農村領域反面典型作為“活教材”,教育引導關鍵崗位人員以案為鑒,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認真對照檢查、全面剖析問題根源,不斷強化廉潔自律意識,筑牢思想防線。
“過去認為按章辦事就不會出問題,現在才真正認清自身崗位存在的廉政風險點以及組織監督的深層用意。風險排查清單讓我明白‘雷區’所在,談話教會我如何精準‘排雷’,時刻警醒自己保持清醒頭腦。”州農業農村局項目審批崗位上的一名干部在“點穴式”談話后說道。
為讓談話從“大水漫灌”轉為“精準滴灌”,該紀檢監察組根據不同崗位的職責與廉政風險,量身定制談話提綱,在聽取相關工作人員履職情況和廉潔情況匯報的基礎上著重剖析崗位風險隱患,提出具體防控要求。今年以來,累計開展“一人一檔、一崗一策”的一對一“點穴式”談話28人次,有效推動部門“一把手”及關鍵崗位負責人切實做到履職盡責、規范用權。
監督的生命力在于精準發現問題并推動整改。該紀檢監察組聚焦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領域,圍繞權力運行全流程,督促州農業農村局、州林草局、州科學技術協會等駐在聯系部門的65個關鍵崗位、79名“一把手”和關鍵崗位負責人深入排查廉政風險點,共排查出276個風險點。根據排查結果督促指導相關職能部門制定348條防控措施,制定完善《內部機構廉政風險防控清單》《個人崗位廉政風險防控登記表》等制度機制,并根據政策調整、職能變化、實踐反饋進行動態更新完善,為關鍵崗位精準注入“防腐疫苗”,實現派駐監督從“有形覆蓋”向“有效監督”深化。
“探索實施‘三式監督法’不僅是為了增強監督的針對性和穿透力,更是為了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該紀檢監察組負責人表示,將把派駐的“探頭”對準鄉村振興重點項目,持續完善“三式監督法”,讓派駐監督始終聚焦關鍵、持續精準發力。(左蕾婷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