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成功躋身全國增長最快的十大避暑旅游目的地。”日前,《中國旅游報》刊文點贊普洱旅游亮點表現。古城煙火,千年茶香、雨林秘境、民族歌舞……普洱的獨特魅力正吸引著八方游客。
近年來,普洱市緊扣旅游城市建設目標,深化文旅融合改革,旅游基礎設施持續完善,景區建設提檔升級,旅游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全市文旅產業的發展展現蓬勃活力。
自進入暑期旅游旺季以來,該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監督職責定位,緊盯文旅產業政策的落地落實,文旅市場秩序、項目建設等關鍵環節,將監督“觸角”延伸到文旅產業發展一線,靠前監督、主動監督,以“監督+服務”雙輪驅動,既保障產業健康發展、又激發市場活力,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清障護航。
“景區人流量激增,你們有沒有建立應急處置機制?停車分流預案準備好了嗎?”連日來,市、縣(區)兩級紀檢監察機關組成監督檢查組,前往部分景區開展實地督查。
規范有序的文旅市場環境,是增加游客體驗感、滿意度的重要保障。該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聯合文旅、市場監管等部門,深入開展旅游服務創優提質和旅游市場秩序整治第三個百日行動以及旅游行業導游亂象、強制消費等問題集中整治,通過“四不兩直”方式,對全市范圍內重點景區、餐飲企業、酒店民宿、購物場所等關鍵點位開展“前置式”“體驗式”監督,為游客提供了安全、舒適、公平的消費環境。
同時,督促文旅企業加強自律,樹立誠信經營理念,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自覺維護市場秩序,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建立投訴舉報平臺,鼓勵游客和媒體對文旅市場中的違法行為進行監督和舉報。
據統計,上半年已累計檢查旅游景區、旅行社等涉旅企業656家次,核查“不合理低價游”線索284條,查處旅游案件6起,約談旅行社2家,受理“一機游”投訴64件,均實現48小時內辦結,辦理“30天無理由退貨”4件,退貨辦結率100%。
進入暑假,滿足青少年個性化需求的研學游迎來了旺季。思茅區紀委監委圍繞“家庭自然探險營”“雨林科考”“茶咖生態觀測”“少數民族語言課堂”“旅拍最普洱”等親子游、研學游等主題線路的提升改造、環境氛圍營造等細化監督任務,壓緊壓實職能部門責任,規范研學旅行市場管理。
“研學旅游是助力青少年增長見識、提升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但若任由亂收費、管理混亂、安全保障不足等問題滋生,不僅會加重家庭經濟負擔,更可能損害學生身心健康。”思茅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實地察看研學旅行路線、課程設置等情況,對發現的部分市場主體服務意識不強、餐飲衛生不達標等問題,及時向有關職能部門發送工作提醒函,推動相關部門完善研學旅游市場準入、收費標準、安全規范等制度體系,暢通投訴舉報渠道,讓研學旅游規范發展,真正成為青少年拓展視野、增長知識的“行走的課堂”。
“這里景色優美,民風淳樸,商家服務也熱情溫馨,遇到問題打電話反饋很快就能得到解決。”來自上海的游客陳敏對世界文化遺產景邁山傾心已久,這次暑期假日終于如愿以償。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區一直是廣大游客心目中親近自然、探尋茶秘,感受人與自然和諧之美的靈魂棲息地。瀾滄縣紀委監委將守護這份美好作為重要職責,紀檢監察干部沿著游客路線,將導覽標識清晰度、茶林步道安全防護、餐飲住宿衛生與價格公示等細節,一一納入監督清單進行實地檢查。
針對部分游客反映的“高價茶”“虛假宣傳”等問題,聯合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專項整治,通過明察暗訪排查違規經營行為,對侵害游客權益的現象“零容忍”。
同時,推動建立“紀檢監督+景區管理+志愿服務”聯動機制,在旅游高峰期協調黨員志愿者在游客中心、茶林岔路口等重點區域提供指引服務,為老年游客、攜帶兒童的家庭提供便利幫扶。
“你們對過期、臨期的食材是怎么處理的?”“請把你們的食品采購賬目和健康證明出示一下……”旅游繁榮帶動餐飲業發展,確保飲食安全是監督檢查的重中之重。江城縣整董鎮紀委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對景區周邊超市、土特產店、餐飲店等重點場所進行走訪,詳細了解食品加工操作流程、食品進貨臺賬、餐飲具清洗消毒、食品貯存管理等情況,杜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文旅是驅動城市經濟活力、完善基礎設施、彰顯文化特色、提升民生幸福感與城市影響力的重要引擎。”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擦亮監督“探頭”、創新監督方式,真正做到“文旅產業推進到哪里,監督就跟進到哪里”,深挖細查文旅產業發展中的責任、作風和腐敗問題,全方位提升游客的體驗感和滿意度,充分釋放文旅經濟新活力。(郭春祥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