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祿勸縣雪山鄉尼格村道路硬化施工現場,山路蜿蜒伸展,數十臺大型機械正在緊張作業,陣陣轟鳴聲此起彼伏,駐足觀看的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經過十多年的期盼,我們終于迎來了家門口的水泥路!”年近七旬的王大爺激動地與“蹲點監督”的紀檢監察干部說道。過去,該村因山路狹窄、雨季易塌方,導致農產品和農資運輸困難,而此次規劃的硬化路寬度達4.5米,并配套建設涵洞與錯車道,村民們對即將建成的水泥路充滿期待。
據悉,30戶以上自然村(組)道路硬化工程是祿勸縣農村公路建設的“硬骨頭”。今年該縣計劃投資10886萬元,硬化自然村道路133公里,項目將惠及10個鄉鎮48個自然村(組),建成后將徹底解決沿線群眾“出門走泥路、貨運靠顛簸”的出行難題,讓群眾搭上“家門口”的經濟快車。
農村公路是鄉村振興的“毛細血管”,30戶以上自然村(組)“家門口硬化路”猶如打通農村公路的“神經末梢”。今年以來,祿勸縣紀委監委把監督護航農村公路建設作為服務改善民生、增進百姓福祉的重要抓手,發揮“紀巡審”“室組地”聯動監督優勢,緊盯農村公路項目立項、審批、實施、管理、養護全過程,采取明察暗訪、走訪群眾、查閱資料等方式開展全鏈條監督,推動解決農村公路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堵點,以強有力的監督筑牢農村路網根基,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助推鄉村振興疏通“血脈”。
“道路硬化擴寬后,物流車輛可以直接開到田間地頭,樹上剛摘下來的蜂糖李就可以直接快遞打包,通過冷鏈物流送往全國各地了。”面對前來走訪調研的紀檢監察干部,湯郎鄉蜂糖李基地正在做直播帶貨的小許說道。
農村公路建設和升級改造過程中,縣紀委監委既緊盯責任落實,防止出現工程質量和風腐問題,同時也聚焦農村公路單一交通功能局限性,監督關口前移,深入走訪調研,摸清公路沿線群眾所需所求和產業發展規劃布局,督促交通運輸、發展改革等部門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農村公路布局建設,與沿線農村客運、農特產品、直播電商、冷鏈物流、郵政快遞、鄉村旅游等關聯產業深度融合,建設完善骨干路網提檔升級和基礎路網延伸,將農村公路與沿線產業園區、旅游景區、特色農業基地等連接互通。同時,祿勸縣紀委監委進一步統籌整合,督促多部門協同聯動,以“農村公路+”發展模式激活鄉村資源,促使“山咔咔”華麗轉身為“聚寶盆”,讓一條條“產業路”“旅游路”串起田間地頭與市場景區,實現群眾“家門口”就業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針對農村公路長期以來存在的“重建輕養”等問題,縣紀委監委著眼于長效常治,堅持系統施治理念,推動監督成果向制度效能轉化,通過列席會議、下發整改通知和紀檢監察建議等形式,督促交通運輸等相關部門建立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制,創新推行“路長制+網格化”管理模式,將公路養護與基層網格治理深度融合,發動沿線群眾參與日常巡護,形成全民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圍。
在全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有力監督推動下,2023年至今,祿勸縣實施自然村通硬化路363.1公里,涉及164個自然村(組),總投資約2.6億元。全縣負責管養公路總里程4981.377公里,行政村公路硬化率達100%,自然村公路硬化率達90.15%。(文天祥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