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走進瀾滄縣安康鄉糯波村,漫山遍野的萬壽菊競相綻放,作為秋季的“金色使者”,萬壽菊以其絢爛的色彩和豐富的經濟價值,成為鄉村振興道路上亮麗的風景線。
花田里,忙著穿梭采摘、裝袋、搬運、售賣的村民們喜笑顏開,到處呈現出一片豐收的景象。
此前,瀾滄縣紀委監委工作組在開展實地走訪工作時留意到,部分村民對擴大萬壽菊種植規模心存顧慮。
“深入了解后發現,他們主要擔憂種植技術不夠成熟、涉農補貼無法及時發放以及萬壽菊銷路缺乏保障等問題。”工作組成員介紹,為消除村民的擔憂,工作組迅速行動,第一時間督促縣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積極作為。該中心迅速組織經驗豐富的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圍繞萬壽菊的栽培、管護、采收等全流程環節,為村民開展細致入微的技術培訓,為萬壽菊的優質生長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與此同時,縣紀委監委將涉農補貼政策落實情況作為監督重點,通過詳細查閱相關臺賬資料、深入農戶家中實地走訪等方式,對補貼資金的發放情況進行全面核查,確保每一筆補貼資金都能精準無誤、足額及時地發放到村民手中,讓村民切實享受到政策紅利。此外,還與萬壽菊收購企業負責人了解花農收購款結算進度,保障村民售賣萬壽菊的款項按時到賬,切實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如今,糯波村萬壽菊產業迎來質的飛躍。2024年全村種植32畝,最高畝產收益3000元;今年種植面積擴至753畝,預計增收60萬元,村集體收入能增加10萬元。
“去年是第一年種植萬壽菊,由于擔心技術、銷售等問題不敢多種,僅增收3萬元,今年政策有保障、技術有人教,我們直接擴種到753畝,明年計劃動員更多老百姓加入種植!”糯波村黨總支書記鮑宏光信心十足地說道。
近年來,縣紀委監委整合縣、鄉、村三級監督力量,采取“室組地”協作模式強化監督,緊盯萬壽菊產業全鏈條發展,為“小菊花”長成富民強村“大產業”保駕護航,推動特色產業富民興鄉落地見效。
在上允鎮、木戛鄉、文東鄉、雪林鄉等眾多鄉鎮的萬壽菊收購點,鄉鎮一級紀檢干部始終堅守職責,定期對收購價格是否合理、稱重計量是否精準、資金結算是否及時等關鍵環節展開全面且細致的監督檢查。通過嚴格監督,有力保障交易過程的公平公正,讓村民能夠安心售花。
在監督的持續護航下,截至目前,瀾滄縣萬壽菊種植面積達10458.3余畝,涉及11個鄉(鎮)、42個行政村,預計產值可達1283.21萬元,建成收花池22個,預計帶動3354戶脫貧戶增收,實現42個村集體增收35.17萬元 。
“從一朵花的綻放,到一條鏈的崛起,萬壽菊在瀾滄的豐收圖景,正是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寫照。”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聚焦萬壽菊產業從種植、加工到銷售的全鏈條,緊盯政策落實、資金使用、服務保障等關鍵環節,以精準監督推動解決產業發展中的堵點難點,讓這朵“致富花”在鄉村振興路上愈發璀璨,助力“產業興、鄉村美、百姓富”的愿景加速照進現實 。(魯昱穎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