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盟縣特色民俗活動趕“攀街”(佤語“趕集”之意)集市火熱開街,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體驗。暮色中的廣場人聲鼎沸,夜市升騰的煙火氣與露天電影的光束在夏夜中纏綿交織。涼拌酸木瓜的清香、佤味牛皮的熱辣、炭火燒烤的焦香,溫暖著街頭巷尾。
“此次活動有哪些部門參與承辦?文旅部門在活動中承擔著哪些職責?”
“你們是跟團游還是自駕行?這次活動體驗感怎么樣?”
……
此前,西盟縣紀委監委駐縣委辦紀檢監察組將“攀街”活動納入日常監督內容開展“體驗式”監督,向文旅部門、現場游客了解相關情況。
近年來,特色民族文化旅游熱度高漲,成為文旅消費的一大亮點。西盟縣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底蘊和旅游資源,發揮優勢不斷強化文旅產業發展,依托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傳統民族文化,打造特色文旅活動,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徑。西盟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圍繞文旅項目、旅游市場重點領域,找準切入點,強化監督檢查,將監督“觸角”延伸至文旅一線、游客身邊,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履職盡責,切實護航文旅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我們充分發揮派駐紀檢監察組近距離、常態化的監督優勢,整合監督力量,及時調整監督重點,制定任務清單,強化與職能部門的協作配合,全面排查整治文化和旅游行業存在的風險隱患,推動文旅行業管理規范、服務創新‘雙提升’。”駐縣委辦紀檢監察組負責人說道。
針對文旅市場管理鏈條長、涉及部門多、監管難度大等問題,該縣紀委監委不斷探索高效有力的監督方式,將辦好民生實事與整治行業亂象相結合,緊盯旅游安全、服務保障、消費環境等內容,通過實地檢查、明察暗訪等監督方式,對市場秩序、服務保障等加強監督檢查,著力整治旅游行業亂象、強制消費等問題,全力打通文旅市場發展“中梗阻”。同時,聚焦保障民情民心“溫度”,暢通信訪舉報和線索來源渠道,著力發現和糾治文旅市場監管責任履行不到位、監管措施落實不力、工作作風不嚴不實等問題,推動職能部門全面壓緊壓實責任,讓文旅產業發展真正惠及民生。
“我們將以強有力監督推動壓實責任、發現問題、整改糾偏,推動文旅產業發展提速、服務優化、品質升級,讓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以嚴明的紀律為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清障護航。”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劉奕麟 魏祉奕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