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昭陽區永豐鎮的十萬畝蘋果園迎來豐收季。漫山遍野的果樹枝頭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采摘的果農、轉運的三輪車、收購的貨車在林間穿梭,一派繁忙熱鬧的景象。
一大早,由永豐鎮紀委、市場監管所、產業辦組成的專項監督工作組已整裝出發,他們的腳步遍及各村果園,重點核查蘋果產業補助政策落實情況,同時緊盯農殘處置等關鍵環節,為產業發展筑牢“安全線”。
“今年蘋果產量咋樣?政府發的粘蟲板都領到了嗎?”走進一片果園,工作組成員直奔主題,“農殘處置千萬不能馬虎,摘完果子后,反光膜一定要及時科學回收!”
“放心,村上天天提醒我們要保證蘋果品質,農殘處置更是反復強調。”果農笑著回應,“現在賣果前40天就不打農藥了,后期全靠區里、鎮上發的粘蟲板防蟲,反光膜等蘋果一摘完就收拾,絕不會馬虎!”
聽到滿意答復,工作組正準備前往下一片果園,周邊聞訊圍攏的果農卻讓他們停下了腳步。“大家都清楚種蘋果有哪些政策支持嗎?該發的補貼都拿到手沒?現在最急需解決的困難是啥?”工作組的提問,瞬間打開了果農們的話匣子。
“我家2018年就開始種蘋果了,果苗都是黨委政府免費給的!”永豐鎮新民社區種植戶甄大哥格外激動,他指著自家30余畝果園介紹,“算下來有1500多棵果樹,第一年每畝就補了200元。這些年政府還免費發肥料、農藥,時不時組織技術培訓,真是幫了大忙,現在每畝產量能超5000斤,產值2萬到3萬元,我家每年收入能有30多萬,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果農們分享著增收的喜悅,也道出了煩惱。永豐鎮小閘村副主任接過話茬:“現在有兩個問題最揪心,一是每年下冰雹,蘋果損失大,但防雹網安裝成本高,目前沒補貼;二是漁洞水庫年初放水晚,會影響果樹授粉……希望能幫我們反映反映!”
工作組成員迅速在筆記本上記下群眾反映的問題,鄭重地說道:“大家別著急,你們提的問題我們會第一時間向黨委政府反饋,爭取逐個解決,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復。”
隨后,專項監督工作組隨后又來到轄區內最大的蘋果種植公司——昭通超越農業有限公司的蘋果種植基地,公司總經理介紹:“我們現在有‘昭陽紅’矮砧密植基地3萬畝,還把這項技術推廣到了10萬畝果園,年產量能達3萬噸,年產值1.5億元!這些成績離不開政府的扶持資金和大力推廣。”他話鋒一轉,說出了企業的期盼,“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政府能引導群眾嚴格按技術標準種管,一起守護好‘昭陽蘋果’這塊金字招牌。”
夕陽西下,忙碌一天的工作組返回辦公室,立刻整理當天收集的情況。他們將農資質量、合同糾紛、收購壓級壓價等問題分類梳理,形成問題清單,第一時間向鎮黨委政府反饋。(陸友維 趙莉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