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因為自己的錯誤給組織抹了黑,心里一直很愧疚,工作中也難免有些畏首畏尾。是組織的耐心開導,幫我解開了心結,讓我重拾了信心。今后我一定更加努力,用實際行動回報組織的信任與關懷……”近日,面對武定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的政治關愛回訪,受處分干部李某真誠地說道。
此前,李某因違反工作紀律受到黨內警告處分。武定縣紀委監委相關派駐紀檢監察組了解到李某工作狀態不佳,心理負擔較重的情況后,第一時間將其納入重點回訪對象,對其開展回訪教育,鼓勵其重燃工作激情。
回訪教育不僅是監督執紀的延伸,更是組織對干部的關心愛護。近年來,武定縣紀委監委立足政治機關定位,秉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將嚴管與厚愛、約束與激勵貫穿干部監督管理全過程,以“一人一策”精準回訪、“溫度+力度”雙向發力,推動受處分或被問責干部從“有錯”向“有為”轉變,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為確保回訪“精準滴灌”,武定縣紀委監委在回訪前下足“繡花功夫”。一方面,全面梳理受處分處理人員情況,綜合考慮其錯誤性質、情節輕重、個人態度、工作表現等因素進行綜合研判,“一人一方案”精準確定回訪重點和方式。另一方面,堅持“同志式談心談話”原則,既守住紀法約束的“硬度”,又傳遞組織關愛的“溫度”,按照“因人而異、因案施策”要求,為每名對象量身定制回訪方案,明確談話重點、方式和目標,確保“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回訪過程中,縣紀委監委注重“走心”交流,推動教育直抵人心。針對不同對象分層分類施策,對有思想困惑、對處分決定存疑的,用“疏導式”談話解讀紀法政策,化解思想堵點;對認識仍不深刻、工作消極的,以“提醒+鼓勵”雙結合方式,既點出問題不足,又激發干事動力;對生活遇困、有正當訴求的,通過“關愛式”談話協調解決難題,實現紀法情理貫通。同時,縣紀委監委還壓實受處分人員所在單位黨組織的主體責任,督促常態化開展談心談話和心理疏導,并將受處分干部納入干部教育培訓計劃,幫助其補齊能力短板,確保關愛不斷線、管理不脫節。
回訪教育成效如何,關鍵看結果運用。武定縣紀委監委著力“對癥開方”,推動干部“干在實處”,“一人一檔”建立回訪教育檔案,詳細記錄干部的思想轉變、工作實績和綜合表現。回訪結束后形成的評價意見,及時反饋組織部門及所在單位黨組織,作為影響期滿后考核評價、評先評優、職級晉升、提拔使用的重要參考依據。并加強與組織人事部門協同,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精準劃分失誤錯誤與違紀違法界限,優化容錯流程、暢通報備渠道,為干部擔當作為“松綁鼓勁”。
“回訪教育不是簡單走程序,而是一項貫穿始終的‘暖心工程’和‘激勵工程’。”武定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完善回訪教育工作機制,真正讓“跌倒”的干部站起來、跟上來、再出發,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氛圍。(古健萍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