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攪拌機的轟鳴聲與鋼釬敲擊聲交織成曲,在彌渡縣寅街鎮栗樹營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施工現場,工人們揮汗如雨,一幅忙碌而有序的畫面正在展開。
“上周指出的問題整改到位了嗎?”
“我們按要求進行了整改,這是整改臺賬。”
……
入汛以來,彌渡縣紀委監委始終把防汛監督作為重中之重,緊盯水利工程建設、防汛責任落實、隱患排查整治等關鍵環節,將監督探頭架到施工現場、把監督防線筑在汛情前沿。
為確保監督無死角,縣紀委監委通過“清單式”監督,聯合水務、審計等部門,共同繪制涵蓋《水利工程監督檢查負面清單》,詳細標注每個水利工程的位置、進度和責任人,并用紅、黃、綠三色動態標示監督發現的問題及整改情況。
“通過這張‘監督作戰圖’,我們把栗樹營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分解成36個關鍵控制點,每個控制點都明確了監督責任人、檢查頻次和標準要求。”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介紹。
同時,將全縣河道治理劃分為8個監督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名紀檢監察干部和2名專業技術人員,建立“1+2”監督專班,通過建立“日巡查、周通報、月調度”機制,已累計發現并督促整改材料驗收不規范、工序銜接不緊密等問題4個。
“請問您作為水庫的防汛責任人,清楚汛期的應急響應流程嗎?”為確保防汛責任層層落實,縣紀委監委一方面運用“靶向式”監督,通過查閱臺賬、現場提問、模擬演練等方式,對全縣所有中小型水庫、主要河道、壩塘、電站的防汛以及山洪災害防御“三個責任人”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深入了解責任人對防汛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應急處置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四不兩直”的“突襲擊”式監督,直插鄉鎮值班室,對8個鄉鎮的防汛值班值守情況進行突擊檢查。對發現的值班人員脫崗、應急物資準備不足等問題,當場下發整改通知書,要求限期整改到位。
為確保問題整改到位,縣紀委監委建立“發現問題—督促整改—驗收銷號”的整改閉環機制,對發現問題實行臺賬管理,明確整改責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時限。整改完成后,由紀檢監察干部進行現場驗收,驗收合格后才能銷號。對整改不力、敷衍塞責的單位和個人,將嚴肅追究責任。
在監督的推動下,全縣建成165公里的五級安全河堤,13處冬春水毀水利設施得到修繕,10處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整治工作順利完成。
“我們將建立水利工程‘廉潔檔案’,把監督成果轉化為長效機制,以鐵的紀律筑牢防汛‘安全堤’,確保每一項水利工程都能經得起汛期的考驗。”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楊雪娟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