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路通了,車直接開到地里,采完直接裝車。”天剛蒙蒙亮,在屏邊縣白河鎮底西村農戶馬紅芬帶著的兩袋編織袋已裝滿了砂仁。見到前來回訪的白河鎮紀委干部,馬紅芬打開了話匣子。
此前,屏邊縣紀委監委督查組在走訪中了解到,白河鎮底西村的道路狹窄坑洼,一到雨天泥濘不堪,車輛容易打滑,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縣紀委監委隨即督促白河鎮聯合交通、農業農村等職能部門實地勘查,爭取上級資金對道路進行了修繕。
作為云南省首批“云藥之鄉”,屏邊縣依托68.3%的森林覆蓋率,將砂仁等林下經濟打造為鄉村振興支柱產業。2025年,全縣砂仁種植面積達20.06萬畝,預計鮮果產量達1萬余噸,產值約4億元,實現綠色生“金”、產業富農。
縣紀委監委將砂仁產業發展納入日常監督重點,緊盯惠農政策落實、項目資金管理,產業鏈延伸等關鍵環節,組織紀檢監察干部深入田間地頭、森林之下,與種植企業主和農戶面對面交流,通過走訪調研聽民聲、察實情,及時向相關部門反饋情況,壓實職能部門責任,破解產業發展的痛點、卡點。
針對農戶反映存在砂仁技術缺乏、種植退化等問題,縣紀委監委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優化技術服務機制,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提供“一對一”技術指導,讓種植戶直觀掌握技術要領。此外,推動相關職能部門聯合高校專家在種植區建立起病蟲害監測點,選育優質種苗供農戶使用,助推砂仁產業提質增效。
“林下種植砂仁真正做到了‘不砍樹能致富’,讓村民既能照顧家庭,又能增加收入,日子越過越紅火。”白河鎮底西村黨總支書記介紹,該村通過“黨支部+企業+合作社”模式,帶動砂仁種植戶364戶,實現年均戶增收1.4萬元。
產業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屏邊縣先后出臺產業發展配套文件8個,設立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全力支持育苗、種植、加工、研發全產業鏈發展。縣紀委監委聚焦政策落實和資金使用,全面梳理涉及林下經濟產業的扶持政策,聚焦獎補政策執行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同時,對產業發展資金申報、審批、發放等環節進行全程跟蹤監督,嚴防資金截留挪用等問題發生,確保每一筆資金都能及時足額用到產業發展上。(袁凡惠 皮紹興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