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師宗縣彩云鎮的香蔥種植基地,連片的翠綠香蔥如波浪般在風中翻滾。田壟間,身著各色衣裳的工人們正忙著采收,一把把沾染著泥土芬芳的香蔥被順勢拔起,一幅生機勃勃的豐收畫卷在田野間徐徐展開。
近年來,師宗縣因地制宜發展香蔥產業,將其作為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之一。然而,由于缺乏專業技術指導,香蔥品質和產量上不去,銷售價格也一直在低位徘徊,部分種植戶心里開始發愁。
群眾的呼聲就是監督的方向。師宗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職責定位,“室組地”聯動深入田間走訪、與職能部門座談,找準問題癥結,推動香蔥產業項目高質量發展。
針對技術指導不足這一關鍵問題,師宗縣紀委監委督促農業農村部門主動靠前服務,組織農技專家成立服務隊,巡回開展“送技下鄉”活動,深入香蔥種植基地,面對面、手把手傳授品種選擇、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等種植技術。有了技術幫扶,基地里香蔥長得愈發精神——蔥白粗實、蔥葉鮮綠,產量翻了近一倍。
“我們基地有900多畝,采收旺季可吸納150人就近就業,每日勞動報酬為100至300元。”師宗縣彩云鎮香蔥基地負責人介紹,香蔥品質和產量提升后,種植戶收益增加了,基地提供的靈活就業崗位也更多。
在推動技術護航的同時,師宗縣紀委監委聚焦惠民惠農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對照民生項目申報清單、民生資金發放名單,通過走村入戶走訪、實地抽查檢查等方式,對聯農帶農項目實施、惠民惠農資金管理發放等關鍵環節開展跟進監督,嚴肅糾治土地流轉、項目建設、資金使用、干部履職方面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確保鄉村振興政策落實落細。
針對監督檢查發現的部分村(社區)土地流轉程序不規范、集體收益管理使用不透明等共性問題,師宗縣紀委監委發出紀檢監察建議,督促各鄉鎮(街道)、農業農村等職能部門點對點整改,舉一反三深化整治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領域突出問題。師宗縣紀委監委定期開展“回頭看”,對反饋問題整改情況加強跟蹤問效,以精準監督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清風相伴產業興。據統計,目前師宗全縣種植香蔥面積達18.48萬畝,年產量超27萬噸,總產值超11億元,共引進培育香蔥種植經營戶110戶,建成冷庫7座、洗蔥廠2家,構建起“種植—清洗—保鮮”產業鏈,帶動全縣農戶6萬余人參與香蔥產業發展,讓群眾的“錢袋子”真正鼓起來。(朱思蓉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