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洗衣、做飯、喝水方便多了,不僅用水有保障,還干凈衛生。”近日,大姚縣龍街鎮鼠街村村民王大爺擰開自家水龍頭,看著清澈的自來水“嘩嘩”地流淌而出,臉上樂開了花。這股讓村民贊不絕口的自來水,正是縣紀委監委以專項監督撬動農村飲水安全系統治理的創新實踐。
今年以來,大姚縣紀委監委以“小切口”整治民生領域突出問題“惠民行動”為抓手,聚焦農村飲水安全開展專項監督行動,通過打出全域排查、精準整改、長效鞏固“組合拳”,推動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提質增效。
農村飲水安全是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直接關系群眾切身利益。此前,大姚縣紀委監委在開展“蹲點式”監督中發現,部分村組存在間歇性缺水、水質不達標等問題,縣紀委監委及時梳理問題清單,督促鄉鎮和相關職能部門切實解決飲水難題。
為徹底摸清“病灶”,縣紀委監委構建“班子成員包片+‘室組地’聯動”的協同監督網,統籌水務、衛健、農業農村等部門力量,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對全縣12個鄉鎮開展拉網式排查。通過入戶走訪、實地勘察、數據比對等方式,精準鎖定水源短缺、管網老化等3類共性問題,發現管網漏損率超標等25個個性問題。
針對查擺問題,縣紀委監委創新推行“三色預警督辦”機制,對管網改造滯后等黃色問題掛牌督辦,對設備老化等藍色問題限期整改,對管理缺位等綠色問題常態督導。同步建立“清單交辦—方案認領—進度跟蹤”閉環管理體系,向職能部門下發25份《問題交辦單》,推動實施水庫除險加固等74個工程項目,整改完成率達100%。
為構建長效管護機制,大姚縣推行“三個責任人”管理體系,出臺《農村飲水工程管理制度》等11項制度,配備359名專職水管員,將每條供水管網細化到“毛細血管”級管理。自主研發的智慧水務平臺,實時監測鐵、錳等6項核心指標,累計預警處置管網故障34次,響應時間縮短至30分鐘,實現從“人防”到“技防”的跨越升級。
監督推動下,全縣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升3.24個百分點達91%,規模化供水覆蓋率增長0.65%突破62%。建立起“線上+線下”雙渠道監督平臺,3件群眾訴求100%辦結,推動形成“建管一體”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梁家禮 陸華軍 || 責任編輯 楊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