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臨翔區螞蟻堆鄉堅果種植基地,漫山遍野的堅果樹長勢旺盛,層疊的綠蔭下,一顆顆、一串串個頭飽滿、果皮锃亮的堅果掛滿枝頭,一派豐收的景象。
“技術改良后,效果很明顯,堅果產量逐年增加,果實品質明顯提高。”面對前來走訪的紀檢監察干部,種植戶楊大哥開心地說道。
然而在此之前,楊大哥卻因自家堅果種植面積大、投入勞動力多但產量低而發愁。對此,臨翔區紀委監委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對發現的問題逐一反饋,督促相關部門從政策支持、要素保障、技術指導培訓等方面查缺補漏,形成“發現問題、交辦問題、跟進整改”的監督閉環。在監督推動下,區科技服務隊員及時到楊大哥家的種植基地,從保花保果、營養補充、品種改良、病蟲害防控等方面給予技術指導,助力群眾增產增收。
特色產業發展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在臨翔區,堅果不是個例,章馱鄉的姬松茸、馬臺鄉的甜竹筍、圈內鄉的人參果……監督效力催生了產業發展活力,一個個獨具特色的富民產業在這片土地上茁壯成長,為鄉村振興注入了蓬勃動力。
近年來,臨翔區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緊扣區委特色產業發展安排部署,將特色產業發展中各項惠農政策、資金補貼、項目扶持列為監督重點,通過定期研判、常態化溝通、“蹲點式”監督等方式,深入田間地頭、產業基地和職能部門,重點排查政策執行是否存在打折扣、搞變通,項目資金是否被截留挪用、虛報冒領,責任部門是否存在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切實為產業發展豎起一道道“清風屏障”。
“在嚴明紀律的同時,我們積極延伸監督觸角,及時收集群眾在特色產業發展中的急難愁盼,以精準監督與暖心服務雙輪驅動,護航特色產業健康發展。”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特色產業發展中群眾普遍反映的技術瓶頸、市場銷路、基礎設施配套等現實困難,區紀委監委及時向農業、財政、交通等職能部門發出監察建議書,督促其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提升服務效能。
此外,區紀委監委堅持“查、改、治”一體貫通,一方面,將監督“探頭”對準集體“三資”管理、合作社運行等關鍵環節,嚴肅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蠅貪蟻腐”,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產業發展環境。另一方面,通過強有力的紀律約束和常態化的警示教育,推動黨員干部在服務特色產業發展中既積極作為、勇于擔當,又守住底線、廉潔用權,持續滋養特色產業發展的純凈沃土,助力特色產業跑出“加速度”,奏響鄉村振興“富農曲”。(劉珍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