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峨山零工市場大廳,10多名婦女正在專注地縫制手工足球,針線穿梭間,一片片皮革逐漸變成一個個完整的足球。“手工活操作不難,時間靈活,還可以帶回家做,多勞多得,既能掙點錢補貼家用,又不耽誤照顧家庭。”面對前來走訪的紀檢監察干部,正在縫制手工足球的張大姐高興地說。
“這里負責包教包會,手工串珠檢驗合格現場結款,足球初檢合格后發往公司。”峨山零工市場手工制作項目負責人付麗萍介紹,目前,已有20多人通過免費培訓從事手工足球和串珠制作。
此前,峨山縣紀委監委在日常監督走訪中了解到,因靈活就業招聘信息不對稱、渠道少,導致群眾“找工難”和企業“招工難”問題。對此,縣紀委監委聚焦民生關切,從補齊零工市場公共就業服務短板入手,將就業政策落實、幫扶資金使用、就業服務保障作為監督重點,主動作為、靠前監督,督促人社部門全力推進零工市場建設。在縣紀委監委的推動下,2024年12月峨山零工市場建立,有效破解了“就業難”與“用工荒”雙重困境。
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峨山零工市場采取“政府搭臺+市場唱戲”的運作模式,線上線下共促供需雙方無縫對接,實現人崗精準匹配。線上,通過網絡平臺發布崗位信息,搭建線上零工市場,實現即時快招;線下,在零工市場內設置招聘大廳、洽談室等功能區,定期舉辦“家門口”招聘會、零工市場專場招聘會,為靈活就業人員和用人單位架起“雙向奔赴”橋梁。同時,提供求職用工登記、技能培訓、政策咨詢、勞動維權等“全鏈條服務”,打通“崗位匹配—權益保障—糾紛調解”各環節,讓靈活就業者“有活干、安心干”。
“每天來咨詢的人數比較多,主要是寶媽和年紀稍長的叔叔阿姨,為他們派遣一些零工,介紹一些本地的工作,既為群眾紓困解憂,又為企業賦能增效。”峨山零工市場負責人普紹安介紹,自運營以來,已登記本地用人單位60家,提供崗位680個,省外企業38家,崗位8500個,已促成就業800多人。
針對零工市場勞動關系復雜、權益保障不到位、服務不規范等問題,該縣紀委監委深入峨山零工市場開展監督調研,了解市場運作流程,聚焦崗位推介、務工洽談、勞務糾紛、權益保障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風險點,明確監督重點,列出監督清單,對照檢查、照單監督。同時,督促人社部門暢通監督投訴渠道,設立投訴舉報電話,保障零工群體合法權益。堅持“監督+懲治”同向發力,聯合人社、審計、財政等部門開展專項整治,嚴肅查處穩崗就業中不作為、慢作為以及虛報冒領就業補貼、利益輸送等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今年以來,發現問題3個,整改問題3個,推動建章立制1項。(李瑞萍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