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工業辣椒采收季,峨山縣岔河鄉文山村工業辣椒種植基地,連片的辣椒田郁郁蔥蔥,一個個飽滿鮮紅的工業辣椒如同靈動的火苗在綠葉間閃爍。農戶們挎著籃子穿梭其間,麻利地采摘著成熟的工業辣椒,小小的辣椒映紅了農戶們的臉龐,也映出紅火的好日子。
“今年我種了3畝,產量很高,每公斤能賣5.8元,比種植傳統作物劃算多了。”面對前來走訪的紀檢監察干部,種植戶黎華一邊擦汗一邊笑著說,“明年還要多種些,把收益搞好。”
據了解,工業辣椒是典型的“短平快”高效經濟作物,不僅產量高、采摘期長,而且成活率高,非常適合山區推廣。工業辣椒提取的辣椒素和紅色素,廣泛應用于生物制藥、食品添加劑等多個領域,市場前景廣闊。目前,岔河鄉工業辣椒種植面積達380多畝,預計總產量170噸、產值100多萬元,產業規模與效益初步顯現。
特色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壓艙石”,也是紀檢監察機關監督的“主戰場”。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依托“室組地”片區協作機制和“縣鄉村”三級聯動監督模式,圍繞工業辣椒種植、管護、采摘、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開展全過程“跟蹤式”監督,讓監督與特色產業發展同頻共振,推動工業辣椒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監督沉下去,發展旺起來。縣紀委監委堅持問題在一線發現、困難在一線解決、成效在一線體現,通過下沉監督、實地走訪、調研監督等方式,緊盯政策扶持、項目實施、服務保障等關鍵環節,精準發力、跟進監督,推動解決制約工業辣椒產業發展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督促縣農業農村局扛牢主體責任,通過“示范田教學+一對一指導”的方式,為種植戶提供科學種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的全周期技術支持,保障工業辣椒產量、品質雙提升。同時,加強干部作風監督檢查,著力發現職能部門和鄉村干部在服務工業辣椒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
在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推動下,文山村采取“企業+農戶”的模式,由峨山椒邇農業有限公司提供種苗、技術培訓,并訂單式保價收購,形成“產、供、銷”無縫銜接的服務體系,精準破解工業辣椒產業發展瓶頸,讓農戶安心種植、放心發展。積極探索“種植+加工”一體化發展模式,在村里建設辣椒加工廠,引進烘干生產線,既解決鮮椒易損耗、儲存難、附加值低的痛點,又延長產業鏈,讓工業辣椒的附加值較鮮品提升30%以上。
“辣椒加工廠的建成,還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目前,加工廠有固定工人8名,每人每月工資3000多元,旺季還將新增5個臨時崗位,年帶動勞務增收超30萬元。”文山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熊文蘭介紹。
“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群眾。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把監督探頭架在產業一線,推動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農戶受益,助力工業辣椒實現產業化、規模化發展,讓‘小辣椒’成為群眾增收的‘強引擎’。”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李瑞萍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