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維西縣的中藥材種植基地里,農戶們正忙著給滇重樓除草;德欽縣的山腰間,木香與珠子參的嫩芽在微風中舒展身體,鉚足了勁向上生長……
近年來,迪慶州緊扣生態優勢與地域特色,將中藥材產業打造成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引擎,繪就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圖景。迪慶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緊扣中藥材產業全鏈條發展關鍵環節,以精準監督掃清梗阻、筑牢屏障,讓“天然寶藏”真正變為“富民法寶”。
“多虧紀委有力督促,企業不僅及時兌付了土地流轉金,還給我們提供了種植技術培訓,今年在基地務工就能有一筆不錯的收入!”香格里拉市一位參與中藥材種植的農戶高興地說道。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成效,關鍵要看能否有效帶動農戶增收。市紀委監委將企業帶動農戶增收情況納入重點監督清單,圍繞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是否健全、務工收入是否及時發放、技術培訓是否到位、產銷訂單是否履約等方面開展精準監督,推動中藥材產業發展的紅利真正惠及當地群眾。在監督推動下,香格里拉市相關職能部門主動作為,一方面創新“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與企業形成規模效應,破解資金、技術難題,對企業提出的意見建議做到“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著落”;另一方面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引進知名藥企發展深加工和冷鏈物流,建立“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模式,助力香格里拉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讓清風正氣浸潤藥田,推動中藥材產業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富民產業”。
“以前技術跟不上,種出來的藥材品質不穩定。現在有專家上門指導,銷路也不愁了。”提及產業變化,德欽縣拖頂鄉種植戶余師傅感慨道。這一轉變源于紀檢監察機關的“問題導向式”監督。產業發展的痛點在哪里,監督就跟進到哪里。針對德欽縣中藥材種植分散、技術支撐薄弱等問題,縣紀委監委組織紀檢監察干部化身“民情收集員”,深入種植基地、合作社、中藥材采購商等一線,通過與種植戶、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梳理出發展基礎薄弱、技術指導不足、產業鏈條不完整等突出問題。針對技術短板,督促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局等職能部門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選派中藥材專家下沉一線,開展中藥材產業科技幫扶種植技術培訓。針對產業鏈條不完整問題,推動工信部門扛牢責任,積極推動德欽中藥材品牌建設等工作,有效拓寬中藥材銷售渠道,優化電子商務等新型營銷手段,切實增加中藥材附加值。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產業發展的“沃土”。維西縣紀委監委以“零容忍”態度整治中藥材產業領域作風問題,為市場主體減負松綁。“以前辦理藥材加工許可要跑多個部門,現在政務服務窗口實現了‘一鏈辦理’,最快一周就能拿到證件。”維西縣永春鄉拖枝村中藥材種植基地負責人的感慨,道出了監督帶來的服務效能提升。縣紀委監委將優化營商環境納入監督重點,針對中藥材加工、銷售等環節存在的審批效率低、部門推諉扯皮等問題,開展專項行動。同時,印發政商交往行為規范,明確“可為”與“不可為”界限,對侵害企業利益的違紀違法問題快查快結,以紀律“硬約束”護航營商環境“軟實力”。
如今在迪慶,中藥材已不再是高原深山里的“沉默寶藏”,而是串聯起生態保護、產業發展與百姓增收的“金鏈條”。“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化全鏈條監督,以紀律‘硬約束’護航產業‘軟發展’,讓中藥材產業成為全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堅實支撐。”州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何維龍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