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盈江縣13.5萬畝投產草果陸續進入采收期。走進卡場鎮黑河村草果種植基地,連片的草果林順著山勢鋪展,翠綠的葉片層層疊疊。在葉片掩映間,一顆顆紅得像瑪瑙似的草果格外惹眼,空氣中彌漫著果實特有的清香。
草果產業是盈江縣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盈江縣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責職能,以精準監督護航特色產業發展,緊盯產業發展過程中黨員干部履職盡責、政策落地落實等環節強化監督檢查,為草果產業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盈江縣高度重視草果產業的發展,多方籌措資金大力發展草果產業。去年,全縣投入鄉村振興銜接資金700余萬元扶持草果產業,重點用于獎補和基礎設施建設。全縣紀檢監察機關聚焦草果產業鏈薄弱點精準發力,圍繞專項資金撥付使用、補貼發放、技術推廣服務等重點環節靶向監督,聯合農業農村、財政等部門,深入排查資金監管漏洞、嚴查惠農政策執行偏差、細查產業發展梗阻。通過查閱資料、隨機走訪等方式,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建議,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厘清權責、打通堵點,確保各項扶持政策紅利精準直達經營主體和群眾手中。
“草果喜陰耐濕但怕積水,施肥要有機肥和復合肥相結合”“雨季根腐病防治需提前做好排水”……趁著有關部門“科技特派員”下鄉服務,卡場鎮組建專業隊伍深入村寨,推出“送種苗+送技術+送服務”精準幫扶模式,有效解決粗放種植效益低且潛藏破壞生態風險的難題。鎮紀委聚焦群眾關切的惠民補貼、種苗發放等政策落實情況,建立“清單+臺賬”監督機制,深入田間地頭,傾聽農戶心聲,著力解決“難慢遲”,推動干部作風轉變。
“針對種植戶反映種植技術差、產品市場競爭力弱等問題,我們聯合鎮營林站深入種植基地,通過組織開展技術培訓、交流學習活動等方式,提升種植水平。”昔馬鎮紀委負責人介紹,昔馬鎮保邊村火石溝村民小組在種植大戶和技術帶頭人的支持下,以草果種植為引擎,構建“種植+收購+加工”產業鏈,平均每戶年收入超過11萬。
“我家離合作社就幾分鐘車程,農閑時來合作社打包草果,多份收入補貼家用。”平原鎮勝隆村村民邵大哥邊忙活邊對來訪的紀檢監察干部說道。盈江縣神護關草果種植專業合作社16年如一日,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為核心模式,手把手幫助草果種植戶解決技術、銷售難題,從“小合作社”到“產業‘領頭雁’”,帶動超18000戶農戶增收。
如今,盈江縣已成功打造姐那鄉蘆山村草果示范基地、昔馬鎮保邊村火石溝千畝連片草果基地等9個高標準示范基地,種植面積達20.44萬畝,預計鮮草果產量3.75萬噸,農業產值3.75億元,帶動7.5萬余人增收,成為山區老百姓的“致富果”。(刀琴珍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