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網改造升級后,打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嘩嘩流出,水壓穩、水質好,真是太方便了!”看著清澈的自來水,祥云縣云南驛鎮的農戶們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個困擾云南驛村、棕棚村、妙村、百長村4村1675戶6408人的用水難問題,終于畫上了圓滿句號。這份安心,源于該鎮剛剛新更換完成的供水“脈絡”,也源于祥云縣紀委監委對農村供水保障工作的精準監督與持續護航。
此前,縣紀委監委在開展日常監督檢查時發現云南驛鎮部分村由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護缺位,導致出現管道銹蝕、管網水壓小等問題,清澈的自來水變成了稀罕物。發現問題后,縣紀委監委隨即將其列入清單,向縣水務局和鄉鎮反饋并督促協調解決。相關部門經多方走訪、研判,最終敲定解決方案。目前經過管道修繕,用水難題順利解決。
農村供水保障涉及千家萬戶,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近年來,祥云縣紀委監委把農村供水保障工作作為民生領域監督的重要抓手,聚焦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護不到位、管網老化、水質不穩等突出問題,從“小切口”入手,將監督“觸角”延伸至水源保護、設備維護、水費收繳等各個環節,通過下發工作提醒函、約談部門負責人、移交問題線索等方式,進一步壓實責任主體,以監督護航農村供水工程從“有水用”向“用好水”提質躍升,讓汩汩清水成為群眾幸福生活的“暖心泉”。
針對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護不到位、季節性缺水等問題,縣紀委監委上下貫通、系統推進,督促水務部門聯合各鄉鎮成立整治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護不到位等問題工作領導小組,并印發整治工作方案,持續做好農村供水問題動態監測。為提升監督實效,縣紀委監委推動構建“縣、鄉、村”三級責任體系,進一步壓實水務部門行業監管責任,明確鄉鎮直接管理責任,細化村級水管員屬地管理責任,形成了上下貫通、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為切實保障群眾用水安全,與此同時,縣紀委監委還將水源地保護、水質監測等作為監督重點,督促縣水務局和縣衛生健康局加強對農村供水水質的監測和檢測,強化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同時,及時受理并解決農村群眾反映的停水、水量不足、水質渾濁等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整改。
農村供水問題不僅要解決眼前的問題,更要守住長遠的安全。縣紀委監委聚焦監督主責,督促縣水務部門重點從供水設施老化、管理不到位導致經常性停水斷水、供水不穩定、水質不達標、水費收取機制不健全等方面對全縣347件農村集中供水工程開展排查,發現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護不到位等問題72個,涉及供水工程水費收繳機制不健全、供水工程管網漏損率高及設備管網損壞運行不正常、工程運行管護不到位、措施不力等方面,55個問題已整改到位,其余正持續整改解決。(普艷華 || 責任編輯 楊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