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你單位存在的這些問題,提出如下整改建議,希望你們深入分析并嚴格執行整改措施。”此前,雙江縣紀委監委在查辦某企業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時,聚焦案件暴露出的系統性監管漏洞,向縣國資委發出紀檢監察建議。
收到紀檢監察建議后,該縣國資委專題研究部署,針對突出問題迅速整改,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集中開展風險防控,將有效做法固化為制度。同時,進一步完善國資租賃、產權交易、項目建設等流程,從源頭保障企業依法經營、規范運作、廉潔從業。
雙江縣的實踐是臨滄市深化運用紀檢監察建議、做實監督執紀“后半篇文章”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臨滄市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查辦一案、治理一域、規范一片”,將紀檢監察建議嵌入監督執紀全過程,以問題整改帶動制度完善和責任落實。
臨滄市紀檢監察機關把監督“探頭”架到一線,注重從日常監督、審查調查、巡察反饋等工作中梳理共性隱患,既看“病灶”,更查“病根”。鳳慶縣紀委監委在辦理相關案件時,發現三岔河鎮財政所、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存在監管缺位、把關不嚴等問題,為強化源頭治理,該縣及時制發監察建議,直指財務監管上的“失察”漏洞以及集體資產閑置問題,明確要求壓實監管責任,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程序,并督促開展村集體資產清查,通過出租、合作經營等方式盤活閑置資源,實現集體資產規范管理、有效利用。
“只有把問題找準、癥結摸清,提出的建議才能切中要害、有的放矢。”鳳慶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以來,該縣主動靠前監督,結合鄉村振興、民生資金、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開展專項監督檢查14輪次,發現問題558個,通過數據比對、實地走訪、調研座談等方式,把問題找準、把原因析透。
發現問題只是起點,關鍵在于建議要切中要害、務實管用。為此,臨滄市紀檢監察機關嚴把紀檢監察建議的制發關口,摒棄“大水漫灌”的慣性思維,更加注重建議的精準性與實效性。在制發前,主動與被建議單位溝通,摸清其職能定位、制度現狀和整改難點;在制發時,緊扣行業特點和權力運行風險點,明確提出“改什么、誰來改、何時改、怎么改”,讓建議成為可執行、能落地、見實效的治理方案。
為防止紀檢監察建議“一發了之”、整改虛化空轉,臨滄市紀檢監察機關建立“提出——督辦——反饋——評估”全鏈條閉環機制,由建議提出部門全程負責跟蹤問效,按照“誰制發、誰督辦、誰驗收”的原則,建立動態管理臺賬,采取不定期回訪、列席會議、電話提醒、抽查核實等方式跟進,強化跟蹤督辦。同時,注重把個案整改與制度建設結合起來,著力實現從“解決一件事”向“規范一類事”的深化拓展,今年以來,制發紀檢監察建議185份,督促相關部門建章立制340個。
“我們制發紀檢監察建議的目的是透過個體問題發現共性問題,推動問題在點上突破、線上延伸、面上拓展。”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下一步將堅持系統思維和問題導向,既聚焦具體問題精準“開方”,又注重舉一反三、標本兼治,促進監督、整改、治理有機貫通。(李榮芳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