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交接清單列明了‘村級衛生室建設滯后’‘集體資產租賃不規范’‘民生資金公示不及時’3個未整改問題、推進措施及佐證材料,后續有困難可與我溝通……”
近日,姚安縣某鄉鎮離任黨委副書記正與接任者坐在辦公室里,拿著《巡察整改交接清單》,逐項核對整改任務——從問題描述到整改進度,從難點堵點到佐證材料,一項不落。
“以前干部調整,整改任務像‘擊鼓傳花’,新接手的常抱怨‘接了個糊涂攤子’。”縣委巡察辦負責人坦言。針對這一痛點,今年以來,姚安縣進一步規范巡察整改交接工作,全力確保巡察整改工作不斷檔、不松勁、見長效。
姚安縣聚焦黨組織“一把手”這個關鍵,一方面修訂完善《姚安縣被巡察黨組織巡察整改工作指引(試行)》,將巡察反饋意見、問題清單、線索移交清單、已落實整改措施、階段性成效、未成事項明細、后續推進建議及佐證材料等8類核心內容列為“必交清單”,確保整改脈絡清晰可溯;另一方面,要求離任者與接任干部“一對一”專題溝通,不僅要“交單子”,更要逐個說明整改難點、潛在風險點,甚至分享“溝通技巧”。
“就像師傅帶徒弟,前任把‘雷區’和‘捷徑’都標清楚了,接任者就能直接‘按圖索驥’。”剛接任某鄉鎮副鎮長的小王感慨,通過交接清單,他快速掌握了某村項目建設滯后的癥結在于用地審批受阻,很快協調自然資源所加快流程,整改效率提升了一倍。
規范交接只是第一步,關鍵是讓責任“穩穩握在手里”。姚安縣明確被巡察黨委(黨組)對調整后整改接續工作負總責,接任干部到崗后必須第一時間召開整改專題會聽取匯報、第一時間梳理后續計劃明確時間表路線圖、第一時間督促班子成員扛牢“一崗雙責”,真正做到“新官理舊賬、理好舊賬”。
為避免重部署、輕落實,姚安縣建立起“巡察組跟蹤盯辦、紀檢監察機關專項督辦、主管部門聯動協辦”三級工作機制,定期召開“整改碰頭會”,集中研判卡殼問題;同步推行“一項問題、一套方案、一本臺賬”制度,細化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措施清單、時限清單、成效清單、佐證清單“六清六實”標準,讓整改過程“見人見事見成效”。縣委巡察辦還安排專人負責臺賬動態更新、材料歸集,堅決杜絕“只重報告不看實效”的形式主義。
“上周碰頭會上,我們發現某單位的整改臺賬只有‘已完成’三個字,沒有具體佐證,當場要求補齊村民簽字確認的公示照片、資金發放明細。”縣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干部小李表示,通過這樣的“較真”,倒逼整改真正落地。
整改完成不是終點,姚安縣抓實“整改收官前”與“整改結束后”的雙重把關。縣委巡察辦聯合縣紀委監委、縣委組織部組建評審組,既跟蹤督查問題是否清零、措施是否落地、責任是否壓實,更圍繞“措施與問題匹配度、佐證材料有效性、整改成效達標度、長效機制健全度”4個維度開展“穿透式”核查,對虛假整改、敷衍整改“零容忍”。
今年以來,十四屆縣委第十二輪巡察反饋問題163個,推動完成整改155個,整改率達95.1%,完善制度13項。(保文明 金鑫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