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落實巡察整改,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及社會治理各項措施進一步優化,工作質效不斷提高,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明顯提高。2024年全省安全感滿意度測評中,群眾綜合滿意度達到98.73%。”在麻栗坡縣召開的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縣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匯報了落實巡察整改情況,這是麻栗坡縣開展“系統巡”推動“系統治”的成效之一。
近年來,麻栗坡縣堅持系統觀念,按行業領域開展系統巡察,聚焦共性問題建立清單,通過“巡審紀”貫通、“巡改治”銜接,綜合運用“系統巡察”路徑與“聯動監督”手段,拓展監督深度與廣度,在發現并推動解決一批行業性、領域性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促使系統性、領域性問題從點上整改升級為系統治理。
在實踐中,為提高巡察監督實效,該縣在制定計劃時就按照對象性質、職能職責劃分,將政法、醫藥衛生、教育等系統性強、規模較大、上下聯系緊密及職能相近、業務相連的單位,連同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領域列為系統巡察對象,畫好巡察“路線圖”。開展具體巡察工作時,堅持上下左右聯動協作、保持密切溝通、共享監督成果。對上下聯系緊密、系統性強的單位,及時與上級巡察機構溝通對接,與州級開展“同步巡”,通過定期通報、共同研討、相互印證深挖系統性行業性問題根源;在左右協作方面則整合審計、“兩辦”督查室等多部門力量,打破信息壁壘實現問題及重要信息互通共享,尤其對資金量大、項目多的單位(企業),融合巡察“政治體檢”與審計“經濟體檢”優勢,實行同步進駐監督,強化“巡”的權威性與“審”的專業性互補共融,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成果共用,不斷提升挖掘問題線索的能力水平。
發現問題是基礎,推動解決問題是關鍵。在落實以巡促改促治中,該縣運用“逐條改+專項治”相結合的方式,扎實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在形成巡察反饋意見基礎上,對一般性問題,通過發放立行立改通知,督促被巡察單位即知即改、逐條銷號;對共性問題、典型性問題,以問題清單形式印發至全縣各部門,抓好“未巡先改”;對系統性問題,形成巡察建議、專報反饋主管部門開展專項治理。
目前,十四屆麻栗坡縣委對政法、醫藥衛生、教育、國有企業系統開展了3輪巡察工作,發現問題1100個,移交問題線索45條,制發巡察專報3份、巡察建議書3份,印發共性問題、典型性問題清單3份,推動涉案財物管理不到位、商業廣告進校園、企業“合規經營風險”隱患突出等6個行業性領域性問題整改。(龍仕躍 魯成彪 || 責任編輯 楊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