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既是河湖的枯水期,又是農業生產的冬閑期,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市和平鎮的水利建設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水庫維修養護工程緊鑼密鼓,除險加固作業穩步推進,轄區內河庫清淤通渠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為來年的農業生產和民生保障打下堅實基礎。
“目前項目施工進度如何?水利部門如何監管項目工程質量以及資金使用情況?”近日,祿豐市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室組地”聯動片區協作機制,組建檢查組深入水利項目一線,實地調研項目建設情況,對工程質量、施工安全等關鍵環節展開全方位“體檢”,全力排查風險隱患,為水利建設的廉潔高效保駕護航。
“基于全市水利現存短板,我們提前謀劃布局,緊緊抓住冬春水利施工‘黃金檔’,穩步推進27件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全力助推水利項目‘加速快跑’。”市水務局工作人員向檢查組匯報道。
檢查組錨定工程建設管理中的廉潔風險,通過“一聽二查三看”深挖細查。在“聽”的環節,檢查組不僅認真聽取施工方、監管方的匯報,還廣泛收集周邊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確保情況了解全面、準確。在“查”的方面,仔細查閱施工圖紙、工作臺賬、資金賬目等資料,運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對資金流向、工程變更等關鍵信息進行精準篩查。在“看”的過程中,實地查看施工現場情況,對工程的原材料質量、施工工藝、安全防護設施等進行嚴格檢查。同時,督促水利部門加強項目建設行業監管,嚴格把好水利工程質量關、安全關、環保關,著力解決重點水利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確保項目建設安全高效。
“今年庫塘蓄水總體良好,但區域分布不均。請組織供需水平衡分析,科學制定供水保障方案和計劃,確保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監督檢查中,檢查組工作人員深入了解項目推進中的困難和需求,督促職能部門有效解決當前一些實際問題。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工作不力問題,按部門職責制定清單臺賬、明確責任分工、現場跟蹤督辦。對整改不力暴露出的問題,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精準開出“處方”,督促剖析“病因”,堵塞漏洞短板。
針對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易出現的“責任缺失、作風不實、腐敗風險”等潛在問題,市紀委監委聯合市水務、發改、財政、審計等部門,建立工作會商機制、常態化溝通聯系機制和聯合監督檢查工作機制。通過“日常監督+聯合督查”模式,實現業務監督、職能監督、紀律監督協同發力,切實加大對水利工程項目“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形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建議、推動整改”的監督閉環。
“水利工程關乎民生福祉,我們將持續加強監督,確保水利項目安全、高效、有序推進,為人民群眾提供堅實的水利保障。”祿豐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胡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