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飄遠——第十四期省紀檢監察特色文化走廊特寫之十七
不只是咖啡,云南的另一張名片——普洱茶,也迎來采摘季,西雙版納各地春茶采摘陸續展開,標志著又迎來一個新的收獲季。

攝影作品《茶馬古道》
近日,2025年春茶開采儀式在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易武鎮舉行。勐臘縣易武鎮是貢茶之鄉,也是古六大茶山之首。易武,可以說是中國普洱茶產區中名號最響亮、歷史也最悠久的產區之一,這里是滇藏茶馬古道的源頭,是古六大茶山最精華的一部分。由于易武茶樹生長在海拔較高的山區,立體的生態系統使易武茶具備獨特的口感和芳香,聞名世界各地。
“霧鎖千樹茶,云開萬壑蔥。香飄十里外,味釅一杯中。”西雙版納是公認的世界大葉種茶樹原產地中心地帶,是普洱茶的發祥地。

攝影作品《碧波萬頃虹連天》
西雙版納州茶樹種植面積143萬畝,古茶園8.2萬畝。景洪市大渡崗鄉萬畝茶園,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集中連片茶園,面積達6.5萬畝,云、山、茶、路、村為一體,曾獲“中國美麗茶園”稱號。

《大益七子餅茶7572號》
勐海縣因茶葉種植面積廣、茶企數量多、綜合產值高,成為中國最大茶產業集群地。其中,云南大益茶業集團的核心成員企業勐海茶廠是全球最大的單體茶廠,具有代表性的7572號大益七子餅茶正是在反復發酵研配試制中誕生的首款人工后發酵產品,普洱茶“熟茶時代”由此開啟。

《益生菌試劑環線》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指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是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工作。”勐海茶廠益生菌試劑生產環線,通過組合菌方、人工可控、混合固態發酵,實現有益微生物的可培養,創立了第三代微生物發酵技術,也就是“微生物制茶法”,使茶葉發酵的品質和穩定性得到提升,為普洱茶產業注入新質生產力。

《益原素茶餅》
通過第三代微生物發酵技術生產出的益原素茶餅,是大益首款高科技發酵熟茶,如老酒老醋一樣,可以長期存放,越陳越香。富含茶葉成分、茶葉轉化成分、微生物代謝產物等,因而具有更高的營養與功效價值。

攝影作品《茶旅融合》
在2025年春季云南文旅主題宣傳推廣會上,西雙版納州勐海縣雨林古茶坊在普洱茶產業轉型升級和西雙版納打造世界茶源名片的戰略背景下,依托勐海縣勐宋鄉千年古茶林資源稟賦,融合西雙版納獨特的茶文化與民族文化,構建起集古茶樹保護、標準化生產、文化傳承、茶旅融合于一體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目前,西雙版納州正大力推動茶旅融合發展,全力推進以新古六大茶山為核心的茶產業、茶科技、茶文化的一二三產融合,吃住行游購娛養結合的全新茶旅體驗,推動文旅產業煥發出新的活力。(張芯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