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甘蔗產業是當地經濟的重要支柱。對于景罕鎮廣宋村委會弄帽小組的蔗戶楊正啟一家來說,甘蔗就是他們的“甜蜜事業”。

在隴川縣種了大半輩子甘蔗的老楊,以往每到榨季就既期待又發愁。期待的是辛苦一年的甘蔗能賣個好價錢,發愁的則是砍蔗、運蔗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難題。特別是往年常出現運輸車輛協調不到位的問題,甘蔗砍下來后只能堆在路邊,風吹日曬,品質大打折扣,最后賣不上好價錢,一家人一年的辛苦白費了不少。
然而,今年情況有了大變化。隴川縣紀委監委為護航甘蔗產業健康發展,緊盯榨季砍蔗、運蔗、榨蔗等各關鍵環節,采取“室組地”聯動監督方式,組織紀檢監察干部深入村寨、田間地頭,圍繞職能部門責任落實、種植補貼資金落實等方面推進專項監督檢查,面對面了解蔗農訴求。同時,發揮鄉鎮紀委“蹲點式”監督優勢,全縣各甘蔗種植地的鄉鎮紀委主動擔當作為,通過督促鄉鎮農服中心加強統籌協調、調度運輸車輛、派出農技服務工作人員等有效措施,及時解決蔗農面臨的困難和需求。
前不久,老楊家的954.3噸甘蔗就被順利運走,及時送到了糖廠,毛收入47萬余元,日子越過越甜的老楊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準備擴大種植規模,繼續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耕耘,收獲更多的甜蜜。
在做好對砍運監督的同時,隴川縣紀委監委壓緊壓實屬地責任、主體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落實甘蔗良種補貼政策,保證補貼資金盡數發放到農戶手里。充分發揮派駐機構“探頭”作用,積極督促涉農部門對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進行執法檢查,確保農民用上放心種、放心藥、放心肥。
老陳叔買到的農資質量有保障,價格也合理。他高興地說:“以前總擔心買到假種子、假化肥,現在有紀委監委幫忙監督,我們種甘蔗更安心了!”
在紀委監委的有力監督下,隴川縣的甘蔗產業蓬勃發展。全縣形成了“糖成品、蔗渣、糖蜜、濾泥、蔗葉蔗梢綜合利用及其他”為內容的“5+N”蔗糖產業鏈模式,讓“每一根甘蔗從頭甜到尾,從頭賺到尾”。(楊正濤 余雪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