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燕門鄉谷扎村尼通小組地處高原地區,草莓相比其他地區成熟得晚。果農毛青在溫棚里忙碌著,一壟壟健壯的草莓苗長勢喜人,粉白的草莓花開得正盛。
“今年,我家改變了傳統的作物種植,拿出一畝地與谷扎村盛民專業合作社合作,以合作社提供專業的指導、草莓種苗和種植技術,農戶入股土地、投入勞動力的方式進行合作,從現在的草莓長勢看,今年一定會豐收。”見到前來走訪的鄉紀委工作人員,毛青介紹道。
緊盯產業發展和農村集體經濟兩個關鍵點,德欽縣燕門鄉紀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的職能,充分發揮屬地常態監督的優勢,圍繞草莓采摘園項目建設、技術指導培訓、資金撥付等關鍵環節,深入果園、合作社等開展監督檢查,走訪了解群眾所思所想,認真傾聽民聲民意。重點查看莓農應享受補助是否落實、利益分紅是否合理,發展是否存在困難問題、職能部門和干部是否履職盡責等。
“種植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有沒有專業技術人員過來指導?”紀檢監察干部實地詢問種植情況。
“因為今年是第一年示范種植,從搭建草莓溫棚到種植到養護,離不開合作社和鄉農技人員的專業指導和幫助,溫棚的管護、施肥、防病蟲害等都是他們手把手教的……”毛青介紹道。
鄉村振興,關鍵是做好特色產業。燕門鄉在立足傳統農業種植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推動水果、蔬菜等經濟效益較高的特色產業種植,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充分依據種植群眾的需求,積極開展針對性的種植培訓和科學管理培訓,引導種植群眾科學施肥、合理用藥,同時常態化做好農產品農殘監測等工作,確保果實從田間到舌尖“美味+安全”。
為更好地服務特色產業發展,切實保障種植群眾的切身利益,燕門鄉紀委不斷在精準監督上發力,充分調動村務監督委員會貼身監督優勢,及時發現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通過直報模式及時解決群眾的困難和訴求。同時,加大與鄉政府各職能站所的橫向聯動,緊盯產業發展堵點、難點和痛點,最大程度發揮“監督+服務”效能,為“莓”好產業加碼。(斯那品初 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