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羊街鎮2000余畝沃柑種植基地迎來豐收。金燦燦的果實壓彎枝頭,工人們穿梭其間采摘、分揀、裝箱,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來,元謀縣充分利用金沙江干熱河谷獨特的氣候優勢,大力發展沃柑、葡萄、青棗、鳳梨釋迦等熱帶特色水果產業,全縣水果種植面積達13萬余畝,年產量超18萬噸,成為繼蔬菜產業后的又一富民支柱。亮眼數據的背后,離不開紀委監委“監督哨”的精準發力。
為保障惠農資金精準“滴灌”,該縣紀委監委建立“室組地”聯動監督機制,對全縣特色林果產業項目資金使用、政策落實等情況開展“全鏈條”督查。通過數據比對、臺賬核查、實地走訪等方式,監督推動農業農村部門完善產業項目申報、驗收、資金發放等流程,并建立“線上預警+線下核查”動態監管機制,確保每一分惠農資金都用在刀刃上。
產業興,則鄉村興。然而,產銷銜接不暢一度制約元謀特色林果產業升級。去年初,縣紀委監委在羊街鎮走訪調研時,多位果農反映:“羊街沃柑品質好,但銷售渠道單一,價格不穩定。”
縣紀委監委隨即將該問題列入監督清單,緊盯產銷堵點,打通電商“快車道”,推動沃柑上線電商平臺銷售。同時,督促相關部門組織電商培訓,幫助農戶掌握直播帶貨、網店運營等技能。
“現在鼠標一點,果子就能賣到全國,價格還比往年高。”羊街鎮果農李大姐喜笑顏開。電商“快車”在拓寬銷路的同時,電商對品質的高要求也倒逼產業標準化升級。縣紀委監委還聯合市場監管部門,推動建立水果質量追溯體系,對包裝、物流等環節全程監督,讓“元謀果蔬”品牌越擦越亮。
元謀縣地處金沙江干熱河谷,生態脆弱與產業發展矛盾突出。如何讓水果產業既“生金”又“護綠”?縣紀委監委把監督嵌入產業鏈,將監督觸角延伸至種植、加工、銷售各環節,緊盯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等責任落實,監督檢查種植環節是否使用環保技術、加工環節是否有污染排放、生態修復項目資金是否到位等情況,推動督促相關環保部門和企業落細落實環保措施。
在沃柑主產區,督查組發現部分果園過度使用化肥導致土壤退化,縣紀委監委督促縣農業農村局推廣有機肥替代、節水灌溉等技術。此外,針對加工企業環保設施不完善問題,縣紀委監委督促生態環境局開展專項整改,推動企業完成技術改造,監督護航生態與經濟“雙贏”。
“監督不能止于個案查處,更要推動系統治理。”元謀縣紀委監委深化“查改治”一體推進,針對監督發現的共性問題,向職能部門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推動完善產業扶持政策,健全“企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同時,建立鄉村振興監督信息平臺,整合農業、財政、審計等部門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識別風險,形成“發現問題——督辦整改——長效防控”閉環。
在強有力的監督護航下,元謀特色林果產業蓬勃發展。2024年,全縣水果產業總產值達22億元,帶動3.2萬農戶年均增收1.5萬元,先后建成以物茂鄉“芝麻”、“龍橄新”和黃瓜園鎮“東方紅”為代表的一批特色水果示范種植基地,黃瓜園鎮以青棗特色產業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果先鋒”葡萄連續兩年入選云南省十大名果。葡萄、沃柑、鳳梨釋迦等產品遠銷東南亞,成為餐桌上的“明星果品”。
從政策落實到技術幫扶,從資金監管到品牌打造,元謀縣紀委監委以精準監督破解產業發展難題,用鐵紀守護“金果”飄香。(張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