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破解“上級監督遠、同級監督軟”難題,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紀委監委認真履職,研究制定《市紀委書記對市委書記進行常態化監督工作辦法》,將同級監督細化為13條具體可操作的監督內容和措施,系統構建以“清單明責、閉環管理”為核心的常態化同級監督機制,為紀委書記履職提供清晰的“路線圖”和堅實的制度支撐,有效破除“抹不開情面”的監督困境。
針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工作實際,該市紀委監委講究策略方法,聚焦領導干部在政策落實、紀律作風、廉潔自律等關鍵環節,借助提醒監督“治未病”。每兩月梳理形成一份《廉潔提醒責任清單》,定向發送給市委領導班子成員。并且定期向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反饋其分管領域黨風廉政建設動態,對苗頭性問題及時預警糾偏,有力推動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同頻共振、同向發力,使責任傳導的鏈條越壓越緊。
破解同級監督難題,關鍵在于構建權責清晰、協同聯動的大監督格局。該市紀委監委推動制定《深化全面從嚴治黨“五責協同”工作辦法(試行)》,明晰界定黨委(黨組)、黨委(黨組)書記、紀委、班子成員、黨員干部五個主體的責任邊界,明確31項任務,構建知責、履責、督責、問責的“責任閉環”體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對村集體‘三資’監管不力問題,我們全面查找村級組織運行中存在的廉政風險點、制度薄弱點,進一步強化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的作用,推動村務管理更加規范透明……”近日,楚雄市農業農村局向市紀委監委匯報了相關意見建議整改落實情況。
該市紀委監委采用“一事一報、一人一報、一年一報”的形式,全鏈條形成監督閉環,既有力推動“一把手”和領導班子主動認領問題、制定措施、動真碰硬抓整改,又督促開展“回頭看”和成效評估,堅決杜絕虛假整改、表面文章,確保問題真改實改、改出成效。
“誰是最了解你的人?說到底,還是身邊的人。”該市紀委監委探索創新“一把手”和領導班子“融合監督”新模式,對巡察、審計、監督檢查等發現的各類問題綜合分析研判,通過信息互通共享、集中會商研判,對全市各級“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廣泛開展聯動監督,有效提升監督的系統性和實效性。(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