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依托菜市場、茶城市場、菌市場、花卉市場等特色載體,打造出“市場游”這一文旅融合新業態。云花、云茶、云菌、云咖、玉石等多種“云品”通過市場游走向世界,市場游更以煙火氣將更多游客轉化為旅居客。
針對年接待游客超千萬的西雙版納“星光夜市”和斗南花市、篆新農貿市場、木水花野生菌市場等“百萬流量級市場”,駐省市場監管局紀檢監察組將護航“市場游”發展納入監督重點清單,建立“清單化+項目化”監督機制,推動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價格監管“三項機制”,聚焦市場內飲食、購物全鏈條,確保“云品出滇”與“游客安心”同頻共振。
針對游客反映集中的“缺斤短兩”“陰陽菜單”“強制消費”等亂象,紀檢監察組打出監督組合拳。通過督促省市場監管局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局領導包片、科室聯動、基層所落實”三級責任體系。完善食品追溯體系,嚴查“三無”食品、過期食品。此外,對市場內商家虛抬物價、直播帶貨虛假宣傳等行為開展網絡差評數據篩查追溯,通過查處案件將市場內商家納入動態管理中,對表現不佳的商戶結合質量抽檢情況動態評級。
該紀檢監察組組建沉浸式暗訪監督組,以游客身份暗訪各類市場內的商戶場所,發現并督促整改“節假日加價”“捆綁消費”等問題22個。此外,還要求省市場監管局通過提醒告誡、專項檢查等方式,督促商家明碼標價,并在篆新農貿市場等大型市場內推廣電子計價秤“明秤”制度,要求計量器具前置公示,確保交易透明。
“各位家人,我們賣的不僅是菌子,更是云南人的誠信。”在南華野生菌交易市場上,一個直播的攤主用他拒收導游回扣被評選為“誠信商戶”的故事吸引了無數網友。紀檢監察組以此為案例,把廉潔教育變成了市場里的“家常話”。通過推動廉潔文化與市場治理深入融合,昆明、大理等地市場開展“誠信商戶”評選,帶動市場投訴量逐步下降。
紀檢監察組聚焦監督廉潔誠信,以創新監督提升治理效能,通過借鑒騰沖“30天無理由退貨”經驗,推動省市場監管局設立重點市場的消費維權服務站,建立“快速響應、先行賠付”機制。要求省市場監管局依托12315平臺,以及“一部手機游云南”應用里的游客投訴處理等功能,實行市場游客投訴24小時響應、48小時辦結,確保游客訴求“不過夜”。
云南“市場游”正以安全、有序、廉潔的嶄新面貌,成為展示“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的亮麗名片。下一步,駐省市場監管局紀檢監察組將聚焦市場游“吃、住、行、購”全鏈條,持續以安全為基、以服務為本,監督省市場監管局以嚴的基調、實的舉措、新的作為,推動市場游從“流量”向“留量”轉化,讓游客“游得舒心、購得放心、住得安心”,為云南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