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強化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責任落實,必須深刻認識到節約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黨的執政根基的‘必答題’……”近日,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召開學習貫徹《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工作專班專題會議,匯報學習宣傳貫徹《條例》情況,研究下步具體工作措施。
今年以來,文山州紀委監委立足職能職責,圍繞預算制定、“三公”經費支出、資產調配等方面延伸監督觸角,督促政府部門把帶頭過緊日子的要求落到實處。
“今年6月,我們開展違規吃喝明察暗訪時,發現部分部門、鄉鎮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一函多餐、無函接待、超人數陪同就餐,還有食堂伙食費管理不規范等情況。發現問題后,我們第一時間督促相關單位整改,堅決防止鋪張浪費風氣蔓延,同時要求他們進一步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文山州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介紹。
在監督推動下,行業部門工作責任進一步壓實。文山州機關事務管理局牽頭舉行了全州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培訓,制定印發《文山州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監督檢查實施辦法》,通過精準有效的監督強化規矩意識,督促全州各級各部門嚴格執行公務接待事前審批程序,做到“無公函”不接待,杜絕超標準、超陪同接待,推行“小份菜”,實施“光盤行動”,合理、適量安排餐飲,杜絕“舌尖上的浪費”。通過一系列制度的實施,“過緊日子”的觀念進一步深入人心。一位機關事務管理局的工作人員感慨:“以前總覺得節約沒有那么重要,這兩年監督管理越來越嚴格,我才真切感受到,一餐一飯不浪費,日積月累真能為國家省下不少錢。”
除了管住“舌尖上的浪費”,文山州還在資產利用上做足“節約文章”。“現在好了,各單位的閑置資產可以相互調劑使用,不僅能有效保障各單位的運轉需求,還節約了不少財政資金。”近日,文山州紀委監委監督檢查組工作人員到州財政局了解公物倉管理使用情況,工作人員介紹。自文山州推行“線上虛擬倉+線下實體倉”的公物倉管理模式后,過去“一邊大量資產閑置、一邊重新購置”的浪費現象得到了有效改善。
此前,監督檢查中發現,由于單位間信息不對稱、溝通渠道不暢通,不少閑置的辦公設備等資產散落在各單位倉庫,難以實現共享利用,造成了資源閑置浪費。針對這一問題,文山州紀委監委聯合財政、機關事務管理等部門共同推進政府公物倉建設,將各單位閑置但可重復使用的資產納入公物倉統一管理、統一調配,實現資產全周期跟蹤管理,推動各類資產節約集約利用。目前公物倉已為州委社會工作部、州委老干局等單位以及州級單位鄉村振興掛聯點提供多次物資周轉保障,累計節約財政資金1650萬元。
要把“緊日子”過出“真成效”,不僅要從嚴從簡,也要精打細算。文山州紀委監委駐州財政局紀檢監察組從財政管理的源頭入手,鎖定監督靶心,推動財政部門落實“先有預算、再有指標、后有支出”控制機制,強化一般性支出實時監控,將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今年上半年,全州一般公共服務支出 較上年同期減少3587萬元,下降3.5%。
此外,文山州紀委監委還注重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引導,收集州內的典型案例拍攝違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專題警示教育片《奢腐蝕初心》,組織全州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在季度警示教育活動上集中觀看,并督促各級各部門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干部職工會等形式開展學習。通過常態化警示教育,持續深化黨員干部對“過緊日子”要求的理解,引導大家常掃思想灰塵、常緊作風之弦,樹立節約觀念和儉樸意識,讓厲行節約成為日常工作生活的自覺行動。(查為媛 楊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