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化流程是底線和根基,脫離規范的靈活處置可能帶來權力濫用風險。”昆明市西山區紀委監委機關綜合部門代表隊的小黃語氣堅定。區委巡察機構代表隊的小余立即回應:“基層案件復雜多樣,如果只守著流程‘一刀切’,如何及時破解監督難題,回應群眾關切?”
近日,西山區紀委監委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青年衛士辯論賽”,由35歲以下青年干部組成4支參賽隊伍,以辯為劍、以理為盾,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對紀法的認知,在觀點交鋒中錘煉業務本領。
這場辯論賽設置了“法治化建設中制度完善與監督強化的協同”“大數據監督與傳統調查手段的優勢對比”2個辯題,打破了傳統的“單向灌輸”教育模式,用“思辨式”學習的方式,將枯燥的紀法條文轉化為生動案例,讓紀法知識真正入腦入心。
“我們辦理社區‘微腐敗’案件時,曾通過大數據篩查發現異常資金流,但最終還是靠入戶走訪、與群眾面對面溝通,才鎖定了虛報冒領的關鍵證據。”辯論現場,紀檢監察室代表隊結合真實案例,闡述“大數據+傳統手段”的協同價值。派駐機構代表隊則圍繞“自我約束”展開論述,“作為派駐干部,每天與被監督單位打交道,若自身紀律防線松動,監督就會失去底氣,唯有嚴于律己才能扛起監督責任。”
辯論過程中,辯手們妙語連珠、金句頻出,“請問對方辯友,你們的大數據系統能識別出社區干部用方言暗示行賄的行為嗎?”這一犀利發問讓全場為之一振。“規范化不是捆住手腳的繩索,而是確保不跑偏的軌道”等觀點引發陣陣笑聲,也收獲熱烈掌聲。
“辯論賽不僅是業務能力的較量,更是紀律作風的檢驗。青年干部要把辯論中的思考轉化為工作中的行動,以更高標準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昆紀鐵軍’。”賽后,評委們從邏輯思維、語言表達、業務素養等方面進行點評,幫助選手查缺補漏,進一步提升履職能力。
近年來,西山區紀委監委堅持關口前移、防微杜漸,不斷強化對青年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幫助青年干部增強法治思維和程序意識,繃緊“紀律弦”、扣好“風紀扣”。截至目前,共開展“思辨式”學習5次,覆蓋80余名紀檢監察干部,系統梳理出監督檢查、案件辦理等領域百余項風險點,顯著提升了青年干部隊伍的專業素養和紀律意識。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探索新模式,通過匯編辯論成果、開展分享會等方式,把抽象的工作理論轉化為具象的實踐思考,推動青年干部在思辨中成長、在實踐中提升,為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動能。”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李瑞泱 李昊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