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今年選種是‘云恢290’,這塊一畝不到的秧田大概能收14袋谷子,500多公斤,產量不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大莊鄉大莊村村民李大哥一邊揮舞著鐮刀收割著谷子,一邊向鄉紀委干部小段分享著豐收的喜悅。
開遠種植的優質稻“云恢290”,是“云南六大名米”之一,其米粒細長、飯粒光亮、口感軟糯清香,深受種植戶和消費者的喜愛。
眼下正處于稻谷收割的關鍵時節,為確保秋收工作順利開展,實現糧食顆粒歸倉,大莊鄉紀委來到大莊村稻田中開展“蹲點式”監督。
“阿叔,你們從什么時候開始收割的?這塊田能有多少收成?今年谷子價格如何?”大莊鄉紀委干部一邊查看籽粒飽滿度,一邊詳細詢問秋收進展與實際需求,廣泛收集群眾在秋收中的急難愁盼問題。
此外,該鄉紀委聯合市場監督監管所、農業農村發展和財務服務中心深入轄區糧食收購點,重點查看收購價格是否公開透明、是否存在壓級壓價等問題,讓農民賣“明白糧”“放心糧”。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開遠市紀委監委圍繞稻谷從春耕備耕、田間管理到秋收入庫的全流程,對農資供應是否充足、農技指導是否精準到位、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是否宣傳到位、涉農補貼資金是否足額發放等重點環節展開監督檢查,壓緊壓實各職能部門責任,以鐵紀守護群眾“糧袋子”“錢袋子”,為“糧倉”筑牢紀法屏障,夯實糧食安全“壓艙石”。
一粒良種,千粒好糧。針對“好吃不好種”等問題,開遠市紀委監委積極與市農業農村局等相關職能部門對接會商,推動改進水稻種植技術,通過“政府+企業+科研單位”的方式,對“云恢290”水稻種子進行多樣化試驗,走出一條提質增效的新“稻”路,激發稻農們的種糧熱情,“云恢290”優質稻在開遠得到了廣泛的推廣種植。今年,全市以“云恢290”為主的優質稻種植面積約5萬余畝,預計產量3萬噸。
“清風”為伴秋收忙。金黃的稻田里,紀檢監察干部奔走監督的身影與農戶彎腰收割糧食的身影交相輝映,這些忙碌又專注的身影,形成了豐收時節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敖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