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權力集中、風險集聚,必須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做到慎終如始、慎獨慎微。”近期,普洱市紀委監委聯合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人民法院組織市直部門170余名主要負責人,在思茅區人民法院旁聽領導干部受賄罪案件庭審,以“沉浸式”司法體驗為“一把手”群體敲響廉潔警鐘。
作為事業發展的“領頭雁”,“一把手”的履職用權直接關系發展全局。在強化監督的同時,普洱市更注重激發“領頭雁”的擔當動能,構建起常態長效的監督網絡,推動各級“一把手”在明晰權責、筑牢防線的軌道上,將監督壓力轉化為發展實效。
從源頭上防治腐敗,根本在于扎緊制度籠子。普洱市委以清廉普洱建設為引領,制定全面從嚴治黨“四責協同”責任清單,細化黨委(黨組)15項核心任務、書記12項第一責任、班子成員8項分管職責,形成“黨委主責、書記首責、班子成員分責、紀委監督”閉環鏈條。市紀委監委強化同級監督,常態化向同級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一對一”通報分管領域廉政問題。清單明責、項目推進、常態督責,確保責任落地,為“一把手”規范用權、心無旁騖抓發展清障護航。
各縣(區)同步深化日常監督,為“一把手”履職明規矩、劃紅線。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實施“三重一大”事項前置審核機制,嚴格執行“部門初審——紀委復核——常委會終審”三級把關程序,強化關鍵決策監督。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則建立常態化報告分析機制,縣直部門“一把手”按季度報告管黨治黨、選人用人、項目建設等8類重點事項情況,累計形成專項分析報告23份,推動整改突出問題46個,將履責監督抓在日常、嚴在經常。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景東彝族自治縣等縣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開展“拉網式”談話、深度談話及履責訪談,精準把握政治生態,著力營造規范用權、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在扎緊制度籠子、強化行為約束的同時,還要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為此,普洱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深化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線。西盟佤族自治縣紀委監委建立“一案四跟進”機制,緊盯“一把手”權力運行風險點,深挖案件暴露的履職用權漏洞、分管領域制度短板及利益輸送鏈條,定向剖析、靶向警示、精準糾偏。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紀委監委與縣人民法院聯動,常態化開展旁聽庭審,針對“關鍵少數”分層分類開展警示教育,目前已組織4場專題活動,229人次現場受教,持續釋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綜合效應。
在明晰權責、筑牢防線的保障下,全市各級“一把手”將監督壓力轉化為發展動能,聚焦產業攻堅、招商突破、民生改善等發展主戰場,靠前擔當、率先垂范,攻堅克難。市級領導包保掛鉤重大項目,全程督辦要素保障,破解項目落地堵點,同時,持續推行“市長局長接訪接訴”,常態化召開政企雙月見面會,高效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
監督護航,實干破局見實效。2025年,市、縣(區)黨政“一把手”積極投身招商與發展主戰場。在思茅區,區委主要領導領銜“二次招商”,推動茶產業標準化升級,并聚焦擴大有效投資,加快141個新開工項目前期工作,推動民間資本投入康養、文旅領域。在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黨政“一把手”推行縣處級領導掛聯“三重”工作制,下沉企業現場解決難題,推動省級瀾滄產業園區獲批,落地咖啡精深加工、林板家居項目。
以監督立規護航實干破局,讓“領頭雁”既守底線、更闖新路。2025年,市、縣(區)黨政“一把手”積極投入招商工作,上半年全市GDP達到564.26億元,同比增長5.6%。(馬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