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額資金使用、項目建設等是否按照規定推進?”日前,昆明市五華區紀委監委組織監督檢查組對十家街道開展交叉檢查,現場指出問題并提出整改要求,力求更真實、客觀地了解被監督街道的工作落實情況。
近年來,五華區紀委監委針對基層監督中普遍存在的“熟人社會”監督難、力量薄弱、信息不暢等突出問題,精準織密基層監督“網絡”,有效破解了基層監督難題,提升了監督質效。
“基層監督力量薄弱、問題發現滯后和解決推進延緩等堵點難點是制約治理效能的主要癥結。”該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介紹,區紀委監委與區委社會工作部研判會商,指導各街道聯合快遞驛站、物業公司、沿街商戶等社會單元,整合1186名物業保潔員、快遞小哥、送水工等職業群體,在開展日常生產經營的同時及時發現和收集轄區內各類問題,有效延伸了監督觸角,補齊了基層監督力量短板。
在此基礎上,構建“區級——街道——社區”三級信息收集機制,通過在社區、居民小區布點設置群眾意見箱、“心愿墻”等方式,拓寬群眾反映訴求渠道,激勵信息員認真履職擔當,為全民參與基層治理“蓄能充電”,推動基層治理從“單打獨斗”向“聯合作戰”轉變。
“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是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小微權力的有力抓手。”黑林鋪街道紀工委書記介紹,區紀委監委對社區涉及的17類46項小微權力進行清單化管理,并定期對全區118個社區在平臺上的信息公開公示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切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針對“熟人社會”監督難問題,該區紀委監委成立7個由各紀檢監察室主任擔任組長的監督單元組,采用“紀檢監察室下沉一級,對村委(社區)監督上提一格”的模式,聚焦集體重大事務決策、村(居)務公開、資金使用等環節,對對口聯系街道適時開展提級監督,有效解決一些村社“想管的管不到、能管的管不了”問題,推動基層監督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
此外,該區紀委監委還構建“紀委監委主導、四責體系協同、多元力量參與”的“1+4+x”聯動監督模式,針對特定領域問題成立專項監督組,深入一線走訪,建立訴求“即收即登、即時回應”機制,開列“問題、責任、整改”三張清單,開展“嵌入式”監督,以有力監督推動職能部門履職盡責,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