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虹溪鎮虹福里社區的一片開闊場地上十分熱鬧,60名學員開啟為期15天的無人機培訓系統學習之旅,鄉村振興和低空經濟在這個古樸的小鎮“成功牽手”。
“咱們的培訓對象是哪些,培訓內容是否實用,師資團隊怎樣組建,培訓前是否對群眾需求有過調研?”在培訓現場,紀檢監察干部詳細了解有關情況。
為保障培訓質量和資金使用規范透明,市紀委監委將這一培訓納入特色產業發展監督清單,運用“室組地”聯動監督模式,聚焦政策落實、惠企資金補貼等關鍵環節跟進監督,確保各操作流程規范透明。
當前,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空經濟正加速崛起,已成為國民經濟“新增長引擎”。彌勒市作為高原特色農業大市和新興旅游城市,精準農業管理、文旅宣傳等領域對無人機應用需求迫切,低空經濟正成為撬動傳統產業升級的新支點。
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體現,其發展路徑如何規劃?瓶頸如何突破?彌勒的突破口在哪里?帶著這些問題,市紀委監委將“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列為年度重點監督議題,整合人大、政協、職能部門等力量組建專題隊伍,為解決新興產業人才短缺問題展開深入調研。
據了解,此次培訓聯合專業師資團隊創新設計“理論授課+實操飛行”雙軌教學模式,開展“沉浸式”訓練,切實助力學員從小白逐步成長為可獨立操控無人機的“準駕駛員”。
“過去想學無人機,學費高、沒渠道,現在政府免費將技能培訓送到家門口,培訓合格后還能拿到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對以后就業大有幫助。”來自五山鄉中寨村的學員說。
培訓期間,市紀委監委、市人社局全程跟進督導,嚴格把控課程質量、教學進度和學員反饋,全力保障培訓實效。最終,培訓合格率達96.7%,為低空經濟發展儲備了一批懂技術、能操作的實用型人才。2025年以來,校企合作已累計組織開展了10個無人機駕駛員職業技能培訓班,11個鄉鎮廣泛應用低空技術賦能農業生產。
“低空經濟是新賽道,監督、服務必須跟上新步伐,展現新作為。”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圍繞產業鏈完善、應用深化、安全監管等關鍵環節,深化運用多種監督方式,賦能產業生態,以監督與服務同向發力推動低空經濟“展翅高飛”。(李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