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的鄉間田野,常能遇見一群特別的“聽眾”——他們蹲在田埂上、坐在農家院里,和村民聊家常、話收成、問難處、聽心聲。這正是馬關縣創新開展“背包巡察”工作的真實寫照。近年來,馬關縣委通過推動巡察力量下沉,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看得見的方式,有效破解基層監督難題,讓全面從嚴治黨真正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田埂課堂”聆聽最真實的民聲
清晨的仁和鎮,薄霧還未散盡。巡察組陳組長和同事們已經挽起褲腿,踏進老王的玉米地,一邊熟練地幫著采收,一邊拉起了家常。這樣在田地間邊勞作邊交流的場景,正是馬關縣創新推行“背包巡察+田埂課堂”的真實寫照。
為了打破“坐堂等訪”帶來的消息壁壘,馬關縣推行“田埂巡察”新舉措,將巡察工作的主陣地搬到了田間、地頭和院落。他們不僅是巡察員,更是幫工、聽眾和鄰居。在花椒地里幫忙采摘時,聽到了灌溉設施老化的難題;在農家院壩喝茶時,摸清了集體資產管理的疑問……這種“幫工式”“聊天式”的融入,讓群眾敞開心扉。2024年以來,累計開展田間走訪60余次,推動解決惠農補貼發放、農田水利設施維護等民生問題35項。
馬關縣在“田埂巡察”的基礎上,深化“六訪”工作機制,確保走訪不僅“身入”更“心至”。巡察組重點走訪困難戶看政策落實,走訪信訪戶化解矛盾根源,走訪老黨員和離任村干部聽取意見建議,走訪致富帶頭人了解發展困境,走訪“兩代表一委員”征集治理良策。這種分類走訪、精準對焦的方式,既廣泛收集民意,又精準獲取深層次信息,今年來共收集百姓各類訴求60余條。
“數字翅膀”助力新時代監督
在廣東東莞打工的小李,最近通過手機參與了村里的一件“大事”。他在村小組微信群里看到馬關縣委巡察組的二維碼,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反映了村集體荒山外包但沒收到租金的問題。令他沒想到的是,僅一周后,這筆拖欠多年的租金就如數兌付到了每位村民手中。
小李的便捷體驗,正是馬關縣“智慧巡察”平臺高效運轉的一個縮影。為破解外出務工人員無法及時參與監督的難題,馬關縣創新推出“碼上監督”系統,已在全縣128個村(社區)實現全覆蓋。這個看似簡單的二維碼,支持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舉報形式,并創新推出“匿名舉報+實名查詢”雙模式,既可以消除群眾“不敢說”的顧慮,又可以在后臺實時追蹤問題辦理進度。2024年以來,通過“碼上”渠道處理問題47件,追回涉農資金119.81萬元。
“碼上監督”拓寬了群眾反映問題的渠道,而巡察工作的精準性也在技術賦能中不斷提升。巡察組在進駐前,提前與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對接,收集惠農補貼發放、公益林補償資金撥付等5類27項關鍵數據,并借助巡察干部自主開發的分析輔助系統進行智能比對。今年來已篩選出可疑數據50余條,確認問題26個,移交線索2個。
“本土智慧”破解監督難題
在參與馬關縣組織的異地交叉巡察時,木廠鎮村干部老張憑借多年農村工作經驗,一眼就發現了鄰村多發、錯發惠民補貼的問題。
老張之所以能迅速識別這類隱蔽問題,得益于馬關縣為破解“上級監督遠、同級監督軟”而建立的“本土巡察人才庫”。該縣從13個鄉鎮精選出90名熟悉基層、通曉方言的村干部和骨干,組成專業力量。他們不僅了解鄉情民意,善于從家長里短中辨別群眾真實訴求,更能從報表數字和工程細節中察覺異常,成為發現基層微腐敗和不規范問題的“前哨眼”。
為進一步減少“人情干擾”,提升監督實效,馬關縣在全縣推動異地交叉巡察機制。來自不同鄉鎮的村干部混合編組,既跳出了本地關系網的牽絆,又在巡察中相互借鑒治理經驗。截至目前,這一模式已覆蓋36個村(社區)的巡察任務。“我們去鄰村巡察,既能帶回好做法,又能擺脫人情困擾,工作更有底氣。”一位參與交叉巡察的鄉鎮干部說。
為確保交叉巡察規范運行,馬關縣委巡察辦還配套制定了詳細的回避清單和工作指南,明確18類重點問題和7種必須回避的情形,讓巡察干部放手監督而不逾矩。2024年以來,全縣已抽調鄉鎮和村級干部42人開展交叉巡察,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9個,發現并糾正村級事務不規范問題13個。
“閉環管理”確保整改見效
“這個整改方案還停留在表面,沒有觸及問題根源。”“我們立即重新研究,確保整改措施直擊要害。”
這樣的對話,正是馬關縣推行巡察整改“四方會審”機制的生動體現。該機制由鄉鎮黨委、縣紀委監委、縣委巡察組和縣委組織部共同參與,對整改方案進行聯合“會診”,從源頭上防止“紙面整改”。
四方會審從四個維度對整改方案的針對性、可行性和長效性進行把關,確保整改措施切實可行。截至目前,已對36個村的整改方案進行聯合審核,提出修改意見126條。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89個,完善制度機制24項,群眾對巡察整改滿意度持續提升。
整改效果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老年活動中心的整改,我們很滿意!”一位村民在微信群里看到整改圖片后,由衷點贊。馬關縣全面推行整改過程“線上+線下”雙公開,無論是村務公開欄還是村民微信群,整改進度都清晰可見、動態更新。據了解,通過“四方會審”機制推動解決的問題中,群眾評議滿意度達到85%以上,真正實現了問題整改閉環管理。
從田間地頭到數字云端,從本土力量到全域協作,從發現問題到閉環整改,馬關縣的一系列創新實踐,讓巡察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溫度。這些帶著泥土芬芳的探索,不僅打通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最后一公里”,更在黨群干群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隨著工作的持續深化,一幅風清氣正、鄉村善治的美好畫卷正在馬關大地徐徐鋪展。(李一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