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是前進的旗幟。《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出版以來,我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其作為理論武裝的必修課、履職盡責的“工具箱”,通過“第一議題”領學、專題研討深學、宣講培訓普學,掀起深學細悟、學用貫通的熱潮。
全省各級紀檢監察干部表示,“要深刻領會黨的自我革命戰略思想,將其轉化為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場場滌蕩心靈的學習研討,一次次深入基層的監督實踐,讓清風正氣浸潤云嶺大地,為云南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廉動力”。

陸良縣紀委監委深學細悟《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把堅持人民至上落實到正風肅紀反腐實踐中,組織紀檢監察干部下沉基層一線、深入田間地頭常態化開展走訪調研,面對面傾聽民聲民意,收集問題線索,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圖為近日該縣紀檢監察干部到中樞街道西門社區開展流動接訪、收集民情民意時的情景。 通訊員 王勇
1
10月29日,省紀委監委舉行理論學習中心組2025年第7次集中學習,深入學習研討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會上,要求全省紀檢監察機關要深刻領會把握黨中央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要求,以抓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學習貫徹為契機,持之以恒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以黨的創新理論指引反腐敗斗爭、統領紀檢監察一切工作。
“要加大‘三不腐’推進力度,深化風腐同查同治,堅決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會議再次部署,傳遞出全面從嚴治黨一嚴到底的強烈信號。
會議強調,必須鞏固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堤壩,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必須整治群眾身邊腐敗,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必須鍛造高素質紀檢監察鐵軍,為“十五五”發展目標實現提供堅強保障。
理論學習的熱潮,迅速席卷云嶺大地。每周四,水富市紀委監委干部圍坐一堂,逐字逐句研讀第五卷。“‘黨的自我革命’這一重要論述,讓我深刻認識到做實日常監督的政治意義。”一位紀檢監察室主任的感悟,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紅河州“清風宣講團”穿梭在城鄉之間,根據不同領域、不同層級特點量身定制授課內容;臨滄市將第五卷納入理論學習中心組和“第一議題”重點內容,班子成員先學一步、深學一層;宣威市開展“青藍同心·薪火相傳”導師幫帶,讓年輕干部在思想交流中深化理解。
鳳慶縣紀委監委一名干部感慨,“第五卷不僅告訴我們‘為什么’,更教會我們‘怎么做’。”他說,第五卷為開展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幫助我們校準方向、找準路徑,真正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實際能力,在實踐中破解難題、推動發展。
“學習越深入,方向越清晰。”一名紀檢監察干部表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為紀檢監察工作注入思想動力,將學習成效轉化為攻堅克難能力,在實踐中破解發展難題,推動工作高質量發展,實現學用貫通、知行統一。
2
理論的威力,唯有在實踐中才能充分釋放。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創新方式方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將學習成果轉化為監督執紀的實際成效。
在石屏縣,“紀法微課堂”搬到了村頭院落,巡察干部用當地方言講解案例,讓紀律規矩通俗易懂;硯山縣平遠鎮紀委的“地頭宣講會”,用“大白話”講清“大道理”,成為政策傳遞的前沿陣地。
嵩明縣“流動廉政課堂”累計覆蓋群眾2100余人次,將廉潔種子播撒在基層沃土。邊境縣勐臘,村寨分散、監督困難??h紀委監委創新推行“片區協作+網格監督”模式,在村寨設立“小微權力”監督崗,選聘網格監督員,將監督觸角延伸到田間地頭。
“有問題隨時反映,很快就有回應。”勐臘縣曼賀南村群眾為疏通的水渠點贊。原來,村網格監督員玉香發現灌溉渠淤塞后,通過監督平臺迅速反饋。當地啟動交叉監督,推動清淤工程半月完工,解決群眾的燃眉之急。
監督沉下去,實效浮上來。麗江市古城區紀委監委推動“三資”管理公開公示,集體“錢袋子”透明度顯著提升;魯甸縣推行“群眾點題、部門解題、紀委監督、群眾評效”機制,確保288萬元養牛補助精準發放到戶。
“堅持從小切口破題。”墨江縣將政治監督擺在首位,著力構建精準高效的政治監督機制。通過優化片區協作,有效整合基層監督力量,圍繞群眾急難愁盼,持續開展專項治理,堅持由點及面,通過實現重點突破,并靶向施治精準清除堵點、痛點。
鎮雄縣紀委監委以辦案破局,深挖個案“解剖麻雀”,類案“串珠成鏈”。創新“領導包案+風腐同查”組合拳,直擊“校園餐”、能源、住建等民生“痛點”,斬斷“靠山吃山”的利益鏈。
同時,做實“后半篇文章”,通過“廉政體檢”找風險點、“靶向開方”堵制度漏洞,以“一案一策”推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實現“查處一案、規范一片、治理一域”的乘數效應,讓“鐵案”變“良藥”。
3
紅河州,“清風之旅·紅廉研學”路線將蒙自查尼皮紅色教育基地、彌勒廉潔文化館等串珠成線,讓參觀者在行走中感受廉潔文化的魅力。
“照單辦事,心里踏實多了。”在金平縣金河鎮,一位村監委主任拿著鎮紀委派發的“小微權力”監督清單走村入戶。這份清單如同路線圖、操作手冊,將抽象監督職責細化成一項項具體任務,讓基層監督有了精準抓手。
這樣,“監督什么”“怎么監督”一目了然,有效破解了以往職責不清、聚焦不準的難題,推動監督從有形覆蓋走向有效覆蓋,讓基層權力在陽光下規范運行。
從“糊涂賬”到“明白賬”的轉變,在云嶺鄉村不斷上演。“今年賣石榴終于不用吃啞巴虧了。”蒙自市果農張燚攥著售果款,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往年收購商克扣“秤頭費”的潛規則,今年被巡察組列為整治重點。規范交易秩序后,果農們每公斤多賣兩毛錢,“今年能多掙幾千塊”。
在瀘西縣向陽鄉藍莓基地,一場“地頭懇談會”讓土地流轉疑慮、技術服務缺位等問題浮出水面??h紀委監委推動建立縣鄉村三級聯動機制,打造“陽光產業”新模式。“現在這園子可是咱自家的‘聚寶盆’。”正在勞作的果農笑容燦爛。
尋甸縣推動不動產登記難專項整治,讓居民接過鮮紅的不動產權證時激動不已;硯山縣大尼尼村涵洞堵塞問題3天解決,成熟稻谷順利運回……一樁樁實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
廉潔文化建設同樣精彩紛呈。紅河書院內,廉潔文化主題展吸引眾多黨員干部駐足,讓參觀者在藝術熏陶中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各地注重強化正反兩方面教育,構建“正向引領+反面警示”的紀律教育機制。比如,紅塔區精選27起基層“微腐敗”案例,整理“清風故事集”深入宣講;臨滄市把警示教育嵌入干部培訓、民主生活會等環節,讓紀律規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精準滴灌’才能強化教育實效。”保山市紀委監委緊盯“一把手”、年輕干部、關鍵崗位人員開展靶向教育,推動各級黨員干部筑牢思想防線。
4
“堅持守正創新教會我,既要守住紀法、程序這個‘正’,也要注重方式方法創新。”宣威市年輕干部董翔在導師幫帶學習小組討論會上分享體會。
學思踐悟,關鍵在于將理論蘊含的立場、觀點、方法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導航儀”和“工具箱”。鹽津縣創新“政治理論+紀法業務”融合模式,通過跟案實訓、全員培訓等方式提升專業能力,完善內控機制,克服學習與實踐“兩張皮”問題。
在嵩明縣小街鎮,紀檢監察干部深入“場院會”,實現從旁聽者到監督者的角色轉變,“流動廉政課堂”成為收集民情民意的“移動哨所”。
在臨翔區,紀委監委創新推行“監督+服務”模式,通過精準監督優化營商環境,為產業健康發展清障護航;云縣則聚焦科技賦能,對項目資金的建設、運營及資金使用開展全流程監督,為鄉村振興注入堅實的“清廉動能”。
群眾點題是基礎,部門答題是關鍵。羅平縣紀委監委推出“請您點題”網絡平臺,將群眾急難愁盼轉化為監督任務清單。如針對“云貴路路燈長期不亮”訴求,啟動“點題監督”機制,現場勘測故障點,向住建部門發反饋單,分管縣領導督導整改。
通過“線上征集+線下督辦”閉環,不僅解決路燈、下水道等關鍵小事,同時推動老舊小區改造、鄉村醫療站等民生大事落地,讓正風肅紀反腐成效可感可及,實現問題清單向滿意答卷的轉化。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告誡,已成為云嶺黨員干部的自覺行動。從一項項惠民政策落實,到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全省紀檢監察干部正以擔當實干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群山為證,民心為鑒。當理論的光芒照進現實,當人民至上的理念融入一次次具體實踐,全面從嚴治黨在云嶺大地煥發出蓬勃生機,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云南篇章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清風正氣,正成為云嶺大地最鮮明的底色。(汪波 蘇建勇 李榮芳 秦明媛 王元春 宋婕 魯茸央宗 鮑海燕 王澤先 王敏超 褚麗瓊 郭冬瓊 羅媛華 周培 李蘭 吳浩峰 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