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紅色歷史走上舞臺,當師生對話英烈,一場屬于楚雄技師學院的“沉浸式”思政課正以藝術之名,點亮彝山紅色記憶,也讓廉潔文化的種子在師生共創共演中悄然生根。
近日,楚雄技師學院以張經辰、趙祚傳等五位本土革命烈士的真實事跡為藍本打造的舞臺劇《彝山星火》,通過“離別”“追光”等五幕劇情,結合宣講、音樂與多媒體技術,生動展現先烈們堅守信仰、拒腐守節的崇高精神。該劇以“星火”意象貫穿始終,在演繹與觀演的雙向互動中讓清廉理念浸潤心靈,在師生共創共演中讓清廉理念浸潤人心,成為一堂直擊心靈的“沉浸式”思政課。
近年來,楚雄技師學院將廉潔建設深度融入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鏈條,系統構建“清廉學校”建設框架,著力繪就“清明黨風、清朗校風、清正教風、清新學風、清和家風”的育人圖景,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廉動力”。
學院黨委堅持把清廉建設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保障,通過制定《加快推進清廉學校建設的貫徹落實意見》,細化政治建設、“一把手”監督、議事決策程序等方面舉措,推動清廉建設與教育教學、改革發展同頻共振。在實施“技能、體育、文化、就業、治理”強校計劃中,學院連續三年推進關系發展和師生福祉的“10件大事”“10件實事”,領導班子率先垂范,強化對選人用人、招生考試、基建后勤、招標采購等重點領域監督,筑牢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線。
學院將監督體系深度嵌入治理各環節,緊盯“關鍵少數”,常態化開展紀律教育。通過黨紀輔導課、廉政談話等實現關鍵崗位和新提拔干部紀法教育全覆蓋。創新監督機制,貫通紀檢、審計、財會等監督力量,對基建工程、校企合作等高風險領域實施精準防控。制定《黨員干部教職工“八小時以外”活動監督管理辦法》《嚴禁違規飲酒規定》等制度,織密廉潔防護網,讓監督從“工作圈”延伸至“生活圈”,著力營造“不敢違、不能違、不愿違”的清廉氛圍。
在師德師風建設中,學院將廉潔教育嵌入教師培訓管理全過程,實施專項建設行動,2025年選樹優秀教師57名、教育工作者14名,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創新“三聽”工作法,通過列席二級學院會議“聽會”、隨機抽查課堂“聽課”、走訪師生“聽廉”,推動監督觸角直達教學一線。
學院以“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社團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廉潔知識競答、書畫創作、紅色舞臺劇排演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感知中領悟廉潔文化。原創劇目《彝山星火》公演后反響熱烈,廉潔文化宣傳欄、網絡平臺等陣地持續推送廉潔元素,實現知識傳授、技能培養與價值引領深度融合。
家風建設是廉潔教育的重要延伸。學院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黨員干部與家屬共同觀看警示教育片、開展家風講座,引導家屬當好“廉內助”。在傳統節日發送廉潔提醒和清廉家風信息,推動家庭與學校同向發力,形成育人合力。(姚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