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曲靖市會澤縣以禮街道同創表帶廠,400平米的生產車間寬敞明亮,2條生產線開足馬力,30余名工人密切協作,趕制著本月的訂單。
“聽到家鄉的招商引資政策,我很激動,決定回來發展。”表帶廠老板說道。
為加強對農村集體“三資”的監管,曲靖市紀委監委以盤清“三資”家底破題,督促市農業農村局在全市開展村集體“三資”清查工作,全面梳理職能部門涉農資產項目,通過“鄉村聯動自查+縣級清查核實+市級隨機抽查”三查聯動方式,盤清農村集體“三資”明白賬。針對清查中發現的全市農村集體資產長期閑置或半閑置、資產收益低效等問題,市紀委監委監督推動相關部門采取改造提升、開發利用、招商引資等方式,依法依規盤活用好閑置資源,喚醒“沉睡”資產。
在會澤縣紀委監委監督推動下,縣人社局整合了轄區內的老廠房、老車站、舊市場等閑置資源,通過改造升級、新建擴容等方式,打造了一個個“家門口的務工車間”,引進82家勞動密集型企業,新增就業崗位1.2萬個,讓當地群眾在“家門口”穩定就業。
免租三年,水電設施一應俱全,這些就是吸引大家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入駐后,縣人社局和以禮街道還組建工作專班,全程跟蹤解決生產經營中的難題。
從閑置資產到新興業態,曲靖市走出了一條閑置資產盤活、村集體增收的新路子。
“盤活只是第一步,如何讓增值增收真正惠及群眾才是監督的最終目的。”據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加大對閑置資產盤活運營的全過程監督,在全市推行“陽光村務工程”,將資產處置、流轉等情況錄入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在村(社區)及下設村民小組設置二維碼,讓群眾掃碼知事、全程監督。推廣村(社區)集體“三資”提級監督模式,對少數城中村、城郊村、資源富集村、經濟發達村等集體“三資”達到一定規模的村(社區)黨組織實行提級監督,有效破解“三資”管理不規范、監督不到位等難題。
此外,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持續保持高壓態勢,緊盯招投標、工程建設、集體經濟組織運營等關鍵環節,嚴肅查處虛報冒領、侵占挪用、違規處置集體資產等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及時通報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懾。(黃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