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工作中的一點疏忽會給群眾帶來這樣的誤解與麻煩。今后,我一定將群眾的事當作‘心頭事’,當好群眾的貼心人。”一名社區干部反思道。
此前,昆明市西山區委開展“一老一小”民生領域專項巡察,第五巡察組剛進駐西苑街道不久,便發現該區西苑街道某社區將一名外地戶籍高齡老人信息錄入本社區高齡津貼發放名冊中,導致多發高齡津貼180元。
發現問題后,巡察組迅速將該問題移送區紀委監委,督促被巡街道立行立改。經過各方努力,追繳不符合領取的高齡津貼180元。
巡察發現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這是西山區委巡察機構充分發揮巡察聯系群眾紐帶作用的生動實踐之一。區委巡察機構通過“一體巡+直接巡”、“巡察+”協作區、“多方聯評”等組合模式,建立健全同題共答、同向發力的“全鏈條”工作體系,以實干實績回應群眾訴求。
“我們聚焦民生領域問題,推動構建‘民有所呼、我有所巡、巡有所改’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壓實整改責任、優化轉辦流程、強化跟蹤問效。”區委巡察辦相關負責人說。
通過巡察組和被巡察單位心向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念好“六字訣”:動員會“動”起來、意見箱“掛”起來、大喇叭“響”起來、新媒體線上“熱”起來、碼上巡察二維碼“掃”起來、群眾意見“聚”起來。十二屆區委巡察期間印發張貼巡察公告1800多份,群眾直接向巡察組反映問題644個。
問題整改不能只停留在“點上”,更要延伸到“面上”。區委巡察機構貫通“巡+N”聯動監督鏈條,不僅齊心協力拍好共性問題“集體照”,也畫好個性問題“簡筆畫”。綜合運用“集體約談交辦+多方聯合督審”模式,擊破“通病”“慣病”,推動整改從“點上突破”向“面上覆蓋”延伸。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區委巡察機構推行“整改好不好,群眾說了算”整改模式,建立“民生問題清單”,將具體問題反饋社區。靈活召開“院壩會”“圍爐會”,邀請居民、黨員、服務對象代表參加反饋會,讓群眾直接參與評判,促使被巡察黨組織在真改實改上持續發力。
截至目前,十二屆西山區委已開展十三輪巡察,發現問題4428個,移交問題線索189件,并及時推動快查快處。(張哲 趙太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