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收割機是啥時候買的?哪里買的?價格多少?”日前,建水縣紀委監委會同縣農科局來到青龍鎮一農戶家中,根據農機購置系統大數據推送的預警信息,對3年內重復申領同一型號農機的行為開展線下核實。

近年來,紅河州紀委監委以大數據賦能公權力監督,將清廉建設與深化改革、促進治理、推動發展貫通起來,積極探索實踐大數據與紀檢監察工作融合發展的有效途徑。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大數據運用,賦能“小切口”監督,建立了農機購置、公務加油卡等大數據監督模型,有效打破信息壁壘,推動數據互通共享,有力增強監督執紀的穿透力,及時發現了一批高質量的問題線索。
“過去農機購置領域發現問題很難,現在通過大數據監測,發現數據異常就會自動預警,有效保障農機購置補貼惠及農戶。”建水縣紀委監委第九紀檢監察室負責同志介紹。該縣紀委監委以大數據比對破題,緊盯補貼申報審核和資金撥付等環節,關聯相關部門數據資源,運用“大數據+監督”模式,建立“農機合理使用周期模型”,有效碰撞發現潛在的騙補行為和購置風險點。通過數據賦能,州紀委監委全面推廣建水縣有效破解農機領域腐敗問題監督執紀難題的經驗做法,目前,全州共處置農機領域問題線索81件,立案35人。
“有了大數據這個‘底座’,可以構建多角度規則的模型,進行全覆蓋監督、發出預警。”紅河州紀委監委信息技術保障室負責同志介紹,根據重點問題設定數據歸集、模型建設、對標篩選等標準規范,線上產生預警信息,及時發現異常行為,通過線上數據碰撞找準監督方向,線下深挖徹查數據背后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讓各環節運行清晰透明可追溯,實現了精準發現問題、精準處置。

“歸集數據,光靠紀檢監察機關一家力量遠遠不夠,需要職能部門通力協作。”紅河州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同志介紹,在違規使用公務加油卡問題專項整治中,通過全方位采集數據,摸清全州公務用車和公務加油卡的底數和現狀,為糾治“車輪上的腐敗”打下了扎實基礎。
實踐中,紅河州紀委監委聯動縣市、單位全面梳理公務用車類型、排量、燃料型號、油箱容積,消費、備案等數據。經數據碰撞對比,在預警信息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重點篩查、關聯分析,推動精準鎖定疑點問題,督促相關部門逐一自查核查,快速推動相關責任人主動說明問題,上交違紀所得。
“運用‘大數據’透視,從看似不相關的蛛絲馬跡中,發現更深層次的問題,目的是推動從個案清除向系統整治、全域治理提升轉變,形成閉環管理。”紅河州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強化大數據運用,循線推進,不斷拓展“小切口”監督領域,強化“監管+監督”協同發力,為全州紀檢監察工作提質增效提供信息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