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是清廉云南建設近年來常抓不懈的重點工作。紀檢監察監督與行業監管同向發力,連續四年持續深化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問題專項治理。省財政廳創新運用“制度+技術+機制”系統集成理念,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搭建全省統一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平臺,構建起全方位、多維度政策制度體系和技術支撐平臺,推動惠民惠農財政補貼政策直達群眾。

針對各自為政、信息孤島、管理監督控制乏力等問題,在省級集中部署的“一卡通”管理平臺,具備數據采集錄入、核查比對、資金發放等80余項功能,將“鄉鎮管集采、部門管審核、財政管資金、銀行管發放”運行機制嵌入系統,實現財政補貼全流程線上快速辦理,為補貼對象提供“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的“網上辦、一站式”綜合服務。
在全省統一“一卡通”管理平臺基礎上,以數據賦能“一卡通”管理,將11家省級部門數據與平臺進行對接,基礎數據庫逐步完善,平臺功能持續拓展,實現補貼資金“問題疑點排查、問題核實整改、處置結果反饋、分析報告生成”等全鏈條穿透式管理,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監督“一張網”,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發放管理更加安全規范。
事前及時“拉警報”。省財政廳會同省農業農村廳等14個補貼項目主管部門,從便于補貼發放、強化補貼監管、保障群眾利益的角度,對122個補貼項目研究提出984條預警規則,并將預警規則嵌入“一卡通”平臺,進一步加強校驗規則建設。預警規則均為事前預警,將監督重點從“事后追責、問題整改”轉向“風險前置防控、源頭堵塞漏洞”。
事中織密“公示網”。所有納入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政策清單的補貼項目,擬兌付的補貼信息均由“一卡通”信息采集主體通過公示欄、網站、微信等渠道主動進行公示,公示內容包括補貼項目、補貼對象、補貼標準和補貼金額,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及輿論監督,倒逼補貼發放更規范高效。截至2025年10月,全省已累計線上公示各項補貼發放4.99萬批次,全年平臺網頁端訪問次數達692.36萬次,小程序端訪問次數達80.27萬次。
事后打造“追責鏈”。全面組織開展自查自糾、省級隨機抽查,會同紀檢監察機關選取薄弱地區聯合開展下沉督導等,多渠道縱深推動專項整治,將專項整治過程中發現的涉嫌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移交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貪污侵占、虛報冒領、截留挪用等腐敗問題。
